第149章 最后的转身 (第3/3页)
之慢了,但子仲没有任何疑惑。
他一点也不去揣度帝辛的用意。
所以说,子仲还是单纯。
也正因为他的单纯,才让他轻易第稳固了军心。
事实上,子仲低估了岐周兵团的威力,也低估了战争的艰难。
这是战场新手最容易犯的毛病。
就好像一个从未跑过两千米的中学生,一听说两千米跑步测试,完全不往眼里作,但跑下来,却累得半死。
子仲,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向朝歌告急的第三天,姬昌就突破两道外围封锁,打到了邙山防线。
第五天,也就是现在,他没有等来朝歌的援军,却是一段精神支持。
打仗,士气很重要!精神很重要!但仅仅有精神支持,远远不够。
打仗,想要取胜,不是这么简单。
虽然已经是和姬昌真正交手的第二天,但子仲感觉还行。
他虽然感到艰难,但还能承受。
实际上,他的艰难困苦才刚刚开始……
此时的飞廉,刚刚率领五千龙雀军,从东部战场向北迂回,然后向西挺进。
也就是说,特使所说的十天等待期,才真正开始。
而这,还是理论上的估算。
要知道,飞廉为了隐秘行踪,钻进了茫茫太行山。
十天,已经是极限。
对这一切,驻守在孟津、邙山指挥部的子仲,毫不知情。
而在岐周兵团后方。
姬考和姬发面面相觑。
“发弟,为兄失败了。父王无法被劝说。商周这一战是避免不了了。”
“大哥,你也尽力了。比我强。我几次想要发言,都插不上话。”
“唉。亏我还对虞总夸下海口,说自己能阻止这场战争。现在想想,真是大言不惭。”
“大哥,我问个问题。”
姬发迟疑了一下,看到姬考鼓励的眼神,继续道:“我们岐周,真的打不过殷商吗?”
“打不过。”
“难道连孟津也打不下?”
“嗯。”姬考点了点头。
“为什么?”姬发疑惑道,“我们岐周,也不差啊。”
“发弟,这不是因为我们岐周太差,相反,我们岐周在西方世界排名第一!但与殷商相比,我们岐周差得远。”
“大哥,你是不是太谦虚了?我们岐周这次占尽先机,难道攻克不了孟津?”
“发弟,现在说这样毫无意义。”姬考语重心长道,“以我的判断,父王打下孟津,很难,或许也会成功。但是,打下孟津,还不如就此败退。”
“……”
“如若打下孟津,就过早暴露了我们岐周的实力,引来殷商深深的忌惮。这会把殷商东征的矛头引到我们身上。你应该清楚,殷商的战力是多么恐怖!如果岐周被殷商全力针对……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哪个邦国能偶抵挡殷商的全力一击。”
姬发黯然。
他没有继续说话,但在心里,还是希望岐周碾压殷商。
……
……
孟津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每一天,姬昌都会倾注全力地发动进攻。
每一次,姬昌都能撼动邙山防线。
正如戴明月在朝歌对记者们所说的,孟津摇摇欲坠。
岐周之虎,不是盖的。
西方世界的霸主,可不是吹的。
姬昌虽然属于高龄战将,但凶猛程度不亚于其年轻时候。
况且,他有姜尚这个得力干将。
很多事情,有姜尚面面俱到。
姬昌,还是比较轻松的。
姬昌,完全是做着稳定军心的工作,最多是对作战计划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姜尚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全面的施展。
在姬昌与姜尚的联合施压下,子仲最终是有些崩溃了。
他已经坚持了十六天。
十六天来,他日夜忧虑,整个人也消瘦了快十斤。
他很拼命,他很想赢。
但对手太强大!
他不愿后退,所以他更痛苦。
每一天,他都感觉自己在泥潭里深陷一分。
现在,泥潭已经淹到了他的脖子。
他不甘心!
不甘心!!
他还没有在战场上取得过一场胜利。
然而,事实让他看到,即使他这么努力,胜利的天平也是在慢慢地向姬昌老贼倾斜……
他想大喊,为什么邪恶的姬昌会不断接近胜利?而代表正义的子仲却濒临失败?但他不能。他要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这一天,姬昌联合姜尚又发动了一波攻击。
子仲亲自率军抵抗。
他的金甲染上了更多鲜血。
幸好,敌人被打退了。
但他,也累瘫了。
傍晚的晚些时候,虞名神色匆忙地来到子仲面前,道:“二王爷,该考虑后路了。我们坚持了十六天,尽力了。但敌人,实在太多,太强了。如果您就此撤退,也不会被责备的。”
“不!我不能退!”
“留得青山在……”
“不要说了!人在,城在!”
虞名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庄重地跪倒在子仲面前,额头点地。
“二王爷,能与您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就算死在这里,我们还是殷商人。”
这天夜里。
子仲叫来了自己的大儿子,子虎。
“子虎,你去朝歌,给天子回报这里的战况。”
“我不走,我要留下来帮助父亲!让弟弟们去吧。”
“你的弟弟们,还小,做不来。只有你去。去吧!”
“好!我会尽快回来。”
凌晨时分,子仲亲手将子虎送上了他最爱的那辆赛车。
然后,他肃然转身,走向前线。
这是第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