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红国飞将 (第2/3页)
镇守。
南面,则有红衣侯。
然,红衣侯、也就是红梨花,坏了帝辛的孩子,正在休产假。
这就给了红国以及红国周边地区的野心家可乘之机。
红梨花还在红国的时候,一切反叛势力都偃旗息鼓,不敢抬头。
红梨花一休假,各种毒虫蛇蚁都爬不出来了。
帝辛不能让红梨花孕期出征,就召唤了飞廉。
如果五天之内,飞廉不能赶至红国,帝辛讲御驾亲征!
结果,飞廉火力全开。
这位殷商第一赛车手,仅仅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飞至红国、梨花都!
等到他安排好一切,洗了澡、吃了饭,才有第一批龙雀军赶到。
到第三天傍晚的晚些时候,他带去孟津的龙雀军,才全部在梨花都集合完毕。
而帝辛,也在朝歌得到了飞廉到达指定位置的消息。
红国这里的情况这样的。
红衣侯推翻鄂侯的暴政之后,就把鄂方纳进了殷商的版图,是为红国。
梨花山下梨花都。
红衣侯威名远播!
鄂方的遗老遗少不敢挑衅红衣侯的权威,暂时蛰伏待变。
这次,红衣侯返回朝歌休假,正好给了鄂方遗民复国的机会。
再加上曾经鄂方的友邻积极煽动,红国的叛乱,就这样成了。
叛乱者举起为鄂侯报仇的大旗,拥护鄂侯第十三个儿子、明,为新一代鄂方君主。
这是一起蓄谋已久的颠覆活动!
从行动旗号、行动目标,到人手组织、战术布局,都井井有条。
短短四天时间,鄂方移民就占据了红国一半地面,对梨花都虎视眈眈!
即使在殷商第一大将、御前上将、飞廉抵达之后,鄂方反贼的气焰依然嚣张!
如果不是飞廉早早到来,梨花都,还真有可能陷落!
至少,根据飞廉的估计,梨花都撑不过十天,如果他没有即使赶来的话。
这也就是为什么,帝辛甚至准备御驾亲征!
形势,很急迫!
不过,飞廉,最终还是及时赶到。
他迅速稳定了梨花都的局势。
飞廉宣布,在梨花都施行战时管制!
整个红国地区,也如此。12
并且,他正式将这次叛乱定性为危害邦国统一、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邪恶暴乱!
在一开始,飞廉就把鄂方遗民定义为了非正义一方。
他广发英雄帖,号召全体红国人联合起来!
一起对抗邪恶的鄂方遗民!
捍卫红国的繁荣稳定!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
在兵锋亮出之前,飞廉就先在暴乱势力的心口扎了一刀!
不论怎么说,现在的红国,还是殷商的地盘,是以殷商为正统。
飞廉这些做法,也是处置邦国叛乱的标准操作。
这不是一个大将的临阵发挥,而是被明确记录于《殷商反分裂处置法》的条款之中。
殷商,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殷商经历过的苦难,很多经验教训都被落实到纸面,写进了邦国法律,形成制度化的约束。
换句话说,即使不是飞廉,换做别的将领,也会产生这些操作。
而且,在飞廉到来之前,红国没有被彻底占领,就是制度化的约束在起作用。
飞廉来了,殷商制裁暴乱的契机,也就到了。
以少胜多,是飞廉的作战特点。
不过,他不是故意要这样子的。
之所以常常以少胜多,是因为他的兵力本来就不够多……
如果可以,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才是战场最理想的优势。
现在,这位御前上将,终于可以体会一把以众欺寡的快感了。
红国十万大军!
飞廉意气风发!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指挥这么庞大的军队!
很兴奋!
很紧张!
他以凶悍著称,被誉为“大商第一凶将”!
但这一次,他要挑战新的人设!
他将转型为一员智将!
他要让天下人知道,殷商的御前上将,不仅仅是一个拼打型的勇将,还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
为将者,勇气很重要,但,统帅谋略更重要!
要扛起御前上将的期待,撑起“大商第一凶将”的威名,就要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就在这一战!
飞廉把自己的座驾锁进了库房。
他的长戈也插进了指挥部的兵器台。
就连那只威风赫赫的龙雀头盔,他也没有戴。
他,仅着一身战袍,徘徊于红国沙盘和红国地图之间。
如果不是必要,他,不会出战。
这一战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他在指挥部里决定胜局。
无需冲锋陷阵,便可左右战局!
飞廉,变了。
他从一把令人闻风丧胆的长戈,变成了一面指向胜利的旗帜!
他的活跃中重心,从敌阵前,转移到了指挥部。
飞廉大将。
飞廉统帅!
身边的将领全部感受到了飞廉的变化。
他们是高兴的。
如果飞廉待在指挥部,就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多出手的机会!
御前上将,这是把临阵杀敌的功劳让给他们啊!
大家都很兴奋!
终于可以大出风头了!
“根据情报,鄂方反贼主要有四股,分别是鄂方遗民、红国流氓、东夷外援,以及被误导利用的热血青年。”
飞廉仔细分析对手,继续道:“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反贼的这种成分。”
“上将的意思是?”梨花都负责人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