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费遗风 (第2/3页)
不甘心!
他的岐周梦还没有实现。
他不服!
他推演天命,洞悉命运。
他看到了,殷商如日中天,无懈可击!
但是!
他隐隐看到了一丝裂隙。
这丝裂隙,就是岐周梦能否实现的关键!
这丝裂隙,就是帝辛!
说起来非常扯淡。
他推演出来的天道命运,帝辛将把殷商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一个全新的高度!
按理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帝辛这样的人,殷商才愈发强大,愈加无懈可击。
可为什么?
为什么殷商这么完美,还会有裂隙?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完美无瑕的东西吗?
一次次,姬昌这样扪心自问。
一次次,渭水的波涛冲刷着他锐利的双眼。
突然间,他懂了。
他明白了!
完美,本身就是一种瑕疵。
完美无瑕,是一组矛盾。
完美,就是瑕疵。
瑕疵,却没有瑕疵。对立而统一。
世界竟如此奇妙。
姬昌释然了。
他的思想,再一次得到了巨大的解放。
此后,他不再致力于推演天道,不再孜孜以求。
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待岐周、看待他的儿子们。
他知道,天道给了岐周一个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微乎其微,但,有就比没有强!
既然存在机会,就需要能够把握机会之人。
这个把握机会的人,一定是岐周人!
因为,这是岐周的机会!
只有岐周人,才能把握岐周的机会!
这个人,是他姬昌吗?
或许吧。
他姬昌的确不是凡者。
帝乙那么大本事的人,也没有侵吞岐周,不正是他姬昌能力非凡的强有力证明吗?
就算帝辛天赋绝伦、天之骄子,也只敢对九侯下手,而不敢动西岐!
他姬昌,不凡!
或许,他就是把握住那丝机会的天命之人。
只是,岐周还有人具备这个条件吗?
毕竟那丝机会太微小了。
即使天命之人,也不是必赢的。
如果,岐周有两位天命之人,岂不是更稳?
姬昌想遍了岐周的所有人,并着重在他的儿子们中间考察。
他发现,最像他、最令他满意的,就是大儿子姬考。
姬考,最像他!
姬考,天生稳重,天生优秀!
姬考,就像一架精密的机器,可以完成任何高难度、超复杂的任务。
曾经,姬昌把自己所看重的几十个儿子派往岐周各地,分别担任地方首长。
这是一次大型考试。
出题人是姬昌,考题就是岐周。
答题人,是姬昌的儿子们。
地方首长,虽然官位不显,但就是岐周之主的雏形!八一中文网
姬昌,就是要通过这种的方式,找到最接近他的人,最接近天命的人。
他很紧张。
他担心自己是一个孤本,倘若自己失手,岐周将再无机会。
不过,他很幸运!
他找到了!
岐周第二位天命之人!
姬考!
从那一次考察之后,姬考就成了伯邑考。
那一年,姬考,还不满20岁。
从那一年之后,姬考,就成了岐周的二号人物。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姬考,成为了岐周政坛冉冉上升的新星!
岐周大幸!
姬昌大幸!
岐周,是西伯侯的岐周,也是伯邑考的岐周。
姬考优秀到什么程度?
但凡姬昌能做的事情,姬考也可以!甚至能做得更好!
而姬昌不能做的事情,或者说不太擅长的事情,姬考还可以!还能做到出色!
姬考,就是一台岐周牌的机器!
姬昌曾这样评价姬考:“吾之利器,惟有姬考。”
姬昌还说:“我不怕丧失周原,因为只要有姬考在,周原必能失而复得!并且,我们将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实际上,岐周对外的很多战争,都是姬考在操作。
虽然名义上还是西伯侯戡乱、扩张,但真正出手的,是姬考。
就连周边邦国,也非常畏惧姬考。
他们畏惧姬昌,更畏惧姬考。
姬昌,可能镇压他们,但是姬考,更甚!
如若姬考出手,任何敌人都将失去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是姬考太狠,而是敌人太菜。
敌人倾尽全力,却不能赢。
力已尽,如何重来?
即使有自命不凡的邦国进军岐周,一旦侦察到是姬考出手戡乱,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引退。无他,唯害怕耳。
种种迹象表明,姬考,已经成为岐周的安邦定国神器。
他是姬昌的权杖,是姬昌所向披靡的利剑!
但是,姬考个性低调。
所有见过姬考的人,都会不自觉地低估他。
但所有与姬考合作过人,都会震惊他的优秀!
真正了解姬考的人,最不愿意成为姬考的对手。
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与姬考为敌,无异于作死。
姬考这样的人,是不会败的。
那么,费仲,又是如何打败姬考的?另外,不会败的姬考,又是怎样被“打败”的?
事情,还要从殷历525的朝歌晚宴说起。
朝歌晚宴,是诸侯向殷商进贡的日子。
这一天,天下的财富,将一车车运进朝歌,流进殷商的口袋。
没有为什么。
因为这很显然。
殷商说,天下的财富,至少一半归商。
一句话,就让天下诸侯上交他们邦国的一半财富。
这是霸权?
是的。
这就是霸权。
殷商的霸权。
鞭笞六合,宰割天下。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