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四大车厂(三) (第3/3页)
,被命名为商国客车1型,号称是商国一号同款客车。
同款是不可能同款的,毕竟君臣有别。
在某些彰显君主威仪的设计配置上,平民版是不能有的。
但是,整车的造型、动力、主要布局,皆传承了商国一号的设计。
并且,平民版的设计团队,就是商国一号的原班人马。
从里到外,平民版可以说是与商国一号相当同款了。
平民版的批量建造,正式将天车工厂推上了商国造车厂的第一宝座。
之前的汤武大帝级天车,虽然名声很响,但并没有给天车工厂带来什么效益,因为不能量产,所以成了绝版。
而商国一号不同。
在设计之初,子夜就考虑到了未来的平民版普及。
所以,商国一号的平民版,非常契合市场需求。
商国的豪车圈,迅速掀起了商国一号平民版的热潮。
子夜,则趁机将平民版进行层次划分,产生了贵族尊享版、平民标配版、私人定制版等等。
一种车型,多种定位!
贵贱通吃!
子夜,厉害!
天车工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不过,这一时期,子夜渐渐产生了脱离天车工厂的想法。
当初,他被骗进天车工厂,实属不得已。
现在,他掌握了天车的核心技术,出走单干也是水到渠成。
子夜,带着天车工厂的核心技术团队,成立了子夜车厂。
这被称为天车工厂历史上的“子夜出走事件”,或者是“子夜叛变事件”。
新成立的子夜车厂,与天车工厂形成了竞争关系。
而天车工厂的实力,则遭遇重创。
恰逢汤武革命进行到了关键时期,战车需求量急剧增加。
子夜车厂抓住了这个机遇。
据殷商史料记载,当时的子夜车厂揽得了商国战车订单的百分之九十!而天车工厂仅分得了余下的百分之十。
可以说,子夜车厂,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实际上,如果子夜多活几年的话,还真有可能。
但非常不幸的是,子夜车厂,不是子夜家族唯一的产业。
子夜家,夜宵公司更赚钱。
当时的情况是,子夜家的夜宵,已经把订单撒向天下诸侯,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许多子夜家夜宵公司的代理商。
巅峰时期,子夜家在商国之外,建立了多达五十五个夜宵生产基地!
可想而知,子夜的夜宵事业,是多么辉煌!
而子夜车厂,仅仅局限在商国内部。
由于参与了商国战车制造,所以子夜车厂被限制出口。
反观天车工厂,由于战车占比不大,反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随着汤武革命的成功,战争带来的红利迅速萎缩,子夜车厂的巅峰期便过去了。
虽然还想再转向民用车,但军工背景,始终让子夜车厂如鲠在喉。
天车工厂,趁机抢占了大片市场。
这一时期,子夜家族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是专注于赚钱的夜宵公司,还是继续向子夜车厂砸钱?
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的结果,是子夜家族把重心移到了夜宵身上。
而子夜车厂,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却日益被边缘化。
这直接导致了子夜车厂核心团队的大量流失。
天车工厂乘击召回了许多曾经的旧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辉煌一时的子夜车厂,被老东家踩在了脚下。
此后多年,子夜车厂起起伏伏,坐稳了商国二流车厂的位子。
天车车厂,持续发力,逐渐建立起了庞大的天车帝国。
归根到底,还是最开始的那个原因。
子夜,或者说,子夜家族,他们的选择太多了。
他们放弃造车,还能依靠夜宵。
而天车,除了造车,就啥也不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紧要关头,总是极为被动的天车工厂笑到最后。
天车工厂、子夜车厂,就是商国、殷商最有底蕴的两大车厂。
盘庚迁殷之后,天车工厂已经无人能及。
不过,由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子夜车厂起死回生,打出了一波小高潮。
据消息人士分析,应该是天车工厂当时站错了队,给了子夜车厂一丝喘息之机。
到了武丁大帝时期,天车工厂和子夜车厂形成六四开的对峙局面。
武丁大帝很有野心。
战争的红利,再次到来。
不过,这一次,武丁大帝没有依靠天车和子夜,而是组建了殷商军工。
殷商军工,是武丁大帝一手控制的车厂,负责战车制造、兵器制造等。
造车方面,则是抽调了天车工厂和子夜车厂的行家里手。
因此,殷商军工的起点很高。
但由于是军品,所以并没有对天车和子夜车厂的业务发生正面冲击。
从那个时候起,殷商的军民车辆制造,就正式分离,并行发展。
到了近代,一家造车新星的崛起,彻底打破了殷商造车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