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一五章 回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三一五章 回归 (第2/3页)

所在五百米之内必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两公里之内,必有随时待命的救护车以及医疗小组。

    我们晋陵的手机,在晋陵拨打120会直接开通视频,远程指导急救,同一时间,附近的医护人员以及待命的急救小组也会出发,基本上可以保证十分钟之内到达屋内施救,紧急处理过后,十五分钟之内就可以到医院。

    因为路上都是智能驾驶,火警、急救都是第一优先级,会保障交通的畅通。救护车可以飙到一百五,这个速度在城市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在十五分钟之内达到人民医院。

    外面的工作站则是有急救小组轮换驻守,晋陵最偏远的一个工作站,到达晋陵市里的医院,也只要三十分钟。

    至于安全问题,晋陵的智脑从投入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没有出过一次事故,你们大可以放心。

    不过晋陵越发展越好,以前晋陵人民是公共交通出去旅游。新千年以后,晋陵人民更多的开始喜欢自驾游。于是正好又执行了智能城市,不让私家车上路行驶。晋陵就收购了晋陵人民的私家车,不好处理了,好的留下,又集体买了一大批不同品牌车型的车,租给想要自驾游的人民。

    价格不高,起步价是购车款除以六十万公里,再上浮百分之二十。超过半年的,和厂里共同负担保险费,其他的车损情况等等再加钱。我爸妈带我妹去年出去玩了一年,中间还撞了车,差点儿就够报废了,那也才花了五万。还是挺合适的。”

    “不愧是晋爷啊,说话就是有底气,真让人羡慕。”

    “又来了。”老四忍不住的摇头,“说到底,都是我们老厂长本事大,要是没有他,就没有晋陵的今天。晋陵的社会主义,其实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高的福利。

    不过比别的地方强的就是,兜底了医疗、住房、养老,另外新世纪以后,因为晋陵人民更多的走出去,出现了许多的纠纷,所以提供了法律援助,晋陵人民可以网上一对一咨询,也可以更进一步的让律师打官司,都不要钱。

    当然这些前提是在晋陵参与劳动生产,否则想要享受这些服务,全都要花钱,充其量给打个折。

    晋陵当年出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老板,还有出国的呢,他们的户籍都在晋陵,为了享受晋陵的福利,每年都给晋陵人民发展办公室捐钱,每年的年底到年初,晋陵都特别热闹,那些老板全都得回来,捐钱大会就在那时候进行,全程直播。

    另外就是晋陵的户籍人口,都能享受到集体的光芒普照,类似于集体发红包了,给职工以外所有不参与劳动的人,每年发个几百块钱,别的就没了。”

    “你也有啊?”

    “肯定的啊,是所有不参与劳动的户籍人口,所有,医院里刚出生的孩子都有。”

    众人说说笑笑,也选择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的观光行驶模式,慢悠悠的穿梭在晋陵的城市中。

    眼下的晋陵真是一个大城市了,户籍人口五百三十余万,常驻人口七百四十余万。

    晋陵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八十年代的十年时间人口爆发的比较多,一家两三个是普遍状态。但再多就不行了,他们也交不起罚款了。

    发展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物质、文化都很丰富,晋陵人民开始追求品质生活。孩子,其实是品质生活的绊脚石,越小越绊脚。所以自然而然的,孩子生的就少了,也晚了。一个是普遍,两个孩子倒成了少数,少有生三个孩子的了。

    再加上最早一批老年人的陆续死亡,晋陵人口长期维持在了这个数字。

    多出来的二百万人,则是在晋陵从事各种服务业,以及必要的危重的生产作业,填充进各种晋陵人民已经脱离出去的劳动中。

    这些人都属于是合同工,正经的缴纳社保,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在城市里的衣食住行,也都是正常的物价,工资还普遍高不少。所以在晋陵的合同工的工作也是很抢手的,不是谁说来就来的。

    同时他们的住房,就是没有扒的,淘汰下来的以前的职工房。他们的工资有一部分要付租房的费用,但是成本并不高。如此就让晋陵从这些外来人口的身上,赚回了以前投入的职工房的钱。

    在人口管理上,晋陵是下了大力气的,不允许自由流动。因为晋陵不只是一个城市那么简单,各方面的物资全都是统筹供应的,外来人会扰乱城市运行。

    眼下智慧城市,外来人没有在网络上进行登记,不用三分钟就要被警察找上来带走,先审一圈,审完再送到车站,直接送走。

    来晋陵旅游也要有流程,需要提前三天在网络上进行登记,住宿地点也不是他们选的,而是晋陵安排的。

    还有世界各地的一些需要晋陵医疗资源的富豪,也都是联络晋陵办公室,算作旅游人员进城,还要给医院捐款。

    外地的中国人民当然也能来晋陵就医,正经走国家医保就行,不过报销的比例不高,自身花费也不少。晋陵医院的医疗条件,是世界最顶尖的,没有之一。

    这源于晋陵持之以恒的对医疗产业链的投入、研发、攻坚,中西医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加持,相当强大。

    “看见了吗?那就是晋陵人民大学。”

    “真好啊……”

    众人都有几分羡慕,使劲的看着大学的样子。

    晋陵人民大学是围绕着晋陵的产业链建设的,培养的也是晋陵需要的专门人才,本科八年制,半军事化管理,调档案入晋陵户籍,入学第一天开始就领工资。入学两年学理论,之后就进入相关项目工作学习,学研产一体。

    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金融、社会主义哲学、航空航天、计算机等等专业,历年来录取最低分是六百五,纯理科院校,每一届学生只有不到一千人,是天才的摇篮,是真正的改变命运。

    他们可以入晋陵户籍,可以让父母过来晋陵做合同工,同时享受医疗待遇,事实上现在来说,也就是给父母一个医疗、养老的保障。

    当然晋陵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大学,还有一个综合性的本科大学,不过一样也是顶尖学府,晋陵录取最低分是五百八十五,其他地区的录取最低分是六百。

    这个大学的专业没什么大差别,不过加入了文艺方面的东西,有绘画、音乐、戏曲、电影、文学等等,设置的目的还是为了晋陵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培养晋陵需要的人才。一切都是为晋陵人民服务的。

    此外还有一所本科的医科大学,是晋陵人民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