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商者沟通有无 (第3/3页)
点行装,顿时一愣。
“寿姑,你这是……”
“哦,爹爹回来了,孩儿正打算等您回来跟您告别呢。”
“告别?”
窦昭就把要去福庭的事情说了一遍,窦世英闻言吓了一跳。
“福庭地界海匪猖獗,你一个女娃如何能去那虎狼之地。”
“爹爹放心,定国公多年清缴海匪已经初见成效,福庭城里至少可保无碍。”窦昭耐心劝说。
窦世英依旧不松口:“那也不一定非要你去,派几个得力的管家去便是了。”
“爹爹,家中这些管家,哪个是您觉得可以完全放心的?”窦昭没有急着反驳,而是反问。
“这……”窦世英从小一心读圣贤书,说得好听点叫做:读书种子,说得难听点就是书呆子,他哪知道这些。
窦昭缓缓说道:“父亲,这一趟生意非同小可,除了家里的积蓄外,还有秦王殿下的投资,若是办砸了,今后可就再也没有机会跟秦王殿下合作了。”
“哼,不合作正好,若不是他,你也不会被人非议。”窦世英轻哼道。
窦昭这才明白窦世英为什么提到秦王时,脸色明显不对劲,不由心生感动。
“爹爹,怎么还跟孩子一般意气用事,若是没有秦王殿下这块招牌,家中霜糖的生意是断然做不起来的,五伯的升迁也不会如此顺利。”
窦世英闻言羞愧道:“只是苦了我家寿姑,小小年纪便要东奔西走,操持贱业。”
“爹爹,我可从来没觉得做买卖是贱业,商者沟通有无,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听着女儿“离经叛道”的言论窦世英一阵头疼:“罢了罢了,便由着你吧。”
“出去避一避风头也好。”
窦昭收拾好细软之后,匆匆赶往福庭,此前秦浩早已跟忠勤侯世子打过招呼,窦昭在福庭的买卖进行得十分顺利,由师爷陈曲水出面,很快就置办满了五艘五千料大船的货物,经过一个半月的准备,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船员,乘着季风从福庭启航。
7个月之后,五艘大船全部返航,带回来满满五大船香料、珍珠、宝石,船才刚刚靠岸,就已经有许多商家争相抢购,一个个挥舞着银票生怕晚了就被别人给抢了先。
经过陈曲水的计算,这一趟的利润高达300万两白银,当然,主要也是由于海匪猖獗,窦昭属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海商。
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资本家就敢冒一切风险,其余海商见窦家的商船全须全尾的回来,一个个也都开始跃跃欲试,一度让福庭当地的各种货物价格上涨了三成之多,特别是瓷器跟茶叶,有的直接涨了一半。
不过,运气好的只是少数,不少人的海船出海还没多远,就被倭寇海匪劫掠一空,运气好的人还没死被放了回来,运气不好的,直接被砍掉头骨,丢弃在一些无人海岛上。
为此,定国军再度出动清剿海匪,虽然偶有收获,但海匪狡猾多端,抢一次就偃旗息鼓半年、一年,反正抢夺的那些货物也足够他们挥霍好一阵子了。
定国公蒋梅荪眼见海匪再度猖獗,一咬牙就要下令断绝海贸,窦昭原本想请忠勤侯府出面周旋,结果蒋梅荪压根就不买忠勤侯府的帐,一时也没了主意,只能给秦浩写信说明情况。
“蒋梅荪啊蒋梅荪,难怪那么多人想让你死的。”
秦浩想了想,给窦昭回了一封信。
窦昭回到信之后,按照秦浩信中所述,重新抄录了一份后,找了个机会送到了宋墨手上。
此时的宋墨虽然还不到十岁,但已经从当初的伙头军升为了战兵,终于有了上阵杀敌的资格,不过蒋梅荪依旧借故将他留在军营里训练,宋墨一直在等待上阵杀敌的机会。
这封信的出现,让宋墨欢欣雀跃,连夜就交给了蒋梅荪。
“好计策,却不知是出自哪位能人之手。”
宋墨看了半天:“舅舅,这字迹看着倒像是个女子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