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行医 342 又见涛哥 (第3/3页)
身体还好吧?”张静摇头说:“不好,一点也不好。从前还只是活动后会喘,现在就是坐在能里不动,也会喘的厉害。一夜要被憋醒十多次,饭也吃不了多少。”
郑好说:“难道没有找大夫看吗?”张静说:“煤城的,清宁的、清水的大小大夫,但凡有些名气专家都找了,病还是没有一点起色。”说到这里张静眼圈红了,说:“真害怕妈妈会像爸爸和哥哥那样突然离我而去。”
郑好安慰说:“只要是病,总应该有法子治疗的。”张静说:“但愿如你所说,今天我花五万请了北京的医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据说给中央领导人看过病。现在坐飞机已经到了清宁,刚才已经派车去接。相信很快就会到煤城。你是学医的,希望你也跟着专家了解一下妈妈的病。所以派车特地把你接过来。”
正说着,手机响了,接完电话对郑好说:“专家再有五分钟就到煤城。我们现在过去。”
在煤城北郊有很大一片别墅群,这里山清水秀,依山傍水。住户大多非富即贵。张静妈妈就住在其中一处别墅里。张静还特地聘了煤城医院的大夫与护士来照顾母亲。她请的这些医生与护士在医院都是业务骨干。
张静请的这个专家姓杨,所有人都称呼专家为杨专家。杨专家是个迹进秃头的中年男人,穿戴极其讲究,西服笔挺,皮鞋擦得铮亮。仅有的几根头发也梳的油光可鉴,胁下夹着份文件。
张静的母亲半躺在床上,面容虚浮,胸口不停起伏,一口口吐着白痰,嘴唇因为缺氧而变得青紫。此刻护士刚刚为张静母亲换过吊瓶。
杨专家询问了张静妈妈的一些用药情况,并且简单的听了医生对病情的介绍。接着用听诊器仔细倾听,而后又取出叩诊锤,检查了神经反射。
特聘医生恭敬得把张静母亲的历次住院病历递给杨专家,专家接过翻看。最后他拿出一支派克的钢笔,写出了诊断与治疗建议。
张静拿起对方的处方看了看说:“你的这张处方也是控制感染,强心利尿,和省里其他专家的治疗好像也差不多少。”专家有些不高兴,说:“我的治疗代表了当前国际上最标准的治疗,就是到美国或是发达西欧也是这一套治疗办法。”
张静说:“可是这套办法并不好用。”专家说:“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治好,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生死问题。我出的这套治疗方案已经是最科学办法了,如果你不能信任我,可以再找其他专家,不过你就不要在国内找了。”杨专家很自负,言外之意是他已经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
张静问:“你这套治疗方案,再配上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专家蔑视道:“中医吗,那和巫术有什么区别,草根树皮也可以治病吗?现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医学,那就是紧跟科学前沿的医学,这是国际上统一认可的。没有所谓的中医学、西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