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农村 208 经济学家上 (第2/3页)
露出笑脸,站起身说:“郑好,你来的好,我先给你们互相介绍一下。”
说着指了指刚才与她说话的眼镜男,对郑好说:“这是苏波,在清宁大学工作。”又抬手指着郑好说:“郑好,我高中同学。”
叫苏波眼镜男站起身对郑好说:“我叫苏波,清宁大学经济学博士。”
说完对郑好伸出手,郑好也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煤城龙山的。”说完礼貌地伸出手。
苏波问:“郑好朋友现在是做生意还是在政府或大公司高就?”
郑好稍有犹豫,但还是实话实说:“我现在龙山种地。”两个人的手堪堪就要握在一起的时候,苏波收回了手。
郑好手停在半空中,一时空气有些凝固。张静及时伸出手,握了握郑好,说:“你的手怎么有些凉,是不是最近感冒了?”郑好说:“没有。”
张静接着介绍鹰钩鼻,说:“这是付明,清宁市海大房产公司高级经济顾问。”对方没有站起来,只是对郑好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郑好面对着他们坐下。张静走过来,紧靠着郑好坐下。关切地问:“刚刚从龙山来的?”郑好说:“不是。”
付明与苏波见张静和郑好坐在了一起,并且神态亲密。两个人颇有些意外,看郑好眼光变得有些敌视。
苏波说:“农村这几年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农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可以说现在的农民生活都过得很不错。我们作为城里人都很羡慕农民呢?”
旁边付明说:“是呀,几千年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现在终于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他们拥有了生产自主权,这可以说是开天辟地以来的首创。”
张静说:“你们左一个农村,右一个农民的。其实我这位同学原先的家就在煤城,去年才回到农村的。”苏波说:“回农村种地是个明智选择。”
说完他侃侃而谈,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对农业经济做了深刻分析。
分析完他颇有些挑衅的对付明说:“听说你对经济学也有些独特见地,刚刚我算是抛砖引玉,现在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独特见解,让我们也聆听你的高见。”
付明说:“农村农业经济不是我的主攻方向,我主要是研究地产经济发展及其未来展望。”
苏波说:“房地产这是个新兴经济,洗耳愿听高见。”于是付明从国内到国外,从日本到欧洲,从非洲难民的草棚,谈到美国的双子座大厦,从伊拉克萨达姆的厕所谈到现代楼群的餐厅,手舞足蹈,旁征博引,口沫横飞。
最后总结是房地产经济不容乐观。它的发展不会超过十年,十年后将是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
他们两个人满口是经济学术语,一会一个gdp ,一会又一个gsp。明显看出是在张静面前卖弄学识。郑好听得索然无味。
抬头看见对面墙上挂着一幅画,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象的北国之冬景象。
旁边草书着主席的沁园春.雪。那是仿写主席的行草,倒也颇有些豪迈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