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回 国手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回 国手状元 (第2/3页)

。万历皇帝与百官见此局面称奇不已,随后暗示监棋御使、礼部尚书高云龙判曲良仪为第一。接着在金銮殿上,曲良仪被册封为‘国手状元’,棋学博士,御前供职,同时又点封了前列的十二位高手为棋学院大学士,国手状元曲良仪从此总领安国府皇家棋院。第二天,曲良仪便奉旨骑马佩花,显游京师,一时间万人空巷,都来目睹国手状元的风彩,天下震动。而那位李公公,白费了一番力气,仍然空占‘国手太监’之名,圣意难违,也只好作罢,自家酿成的苦果自家咽了,否则国手状元非他莫属。”

    不了和尚说到这里,停下来寻水喝,杯内的茶水已尽了,方国涣旁边忙又递上一杯,不了和尚接过饮了,见众人听得入了神,便道:“京城棋家盛事,到此也就完了,大家喜欢听,贫僧再接着讲些吧。”随即又道:“本朝出了个人杰,御赐皇封的国手状元曲良仪,立时天下风传,仅仅半个月,便传到关外辽东女真人那里去了。那女真族这些年来日益强大,对我大明朝已是虎视眈眈。有一位叫阿尔都的女真王子,自幼得了中原异人的指教,在棋上有着特殊的手段,闻我朝天子,于天下众高手中点出了个国手状元,便前来京城讨教。这阿尔都王子一来,关系重大,朝廷便把此事交给了皇家棋院的国手状元曲良仪。曲良仪先自派出了两位棋院大学士,到了阿尔都王子的寓所,与之较棋,以试其棋力。那阿尔都王子在棋上果然有些造诣,连胜了两位棋院大学士,气焰上便有些叫嚣起来,非要见本朝的棋家第一手国手状元不可。曲良仪见此人果然有些手段,便着了便装,诈称本朝第三手,前来较棋。那王子起先态度傲慢,但一盘棋之后,被曲良仪领先了十余子,在那王子惊愕间,曲良仪一笑而退。然而那阿尔都王子还是不服,跑到安国府皇家棋院门前,吵着非要见国手状元不可。里面传出话来,要想见第一国手,须胜了第三手,然后见第二手,胜了第二手,方能见第一手,如今第三手都胜不过,还想见第一手的国手状元,那是没指望了。阿尔都王子闻之,满面羞愧,连夜出关转回辽东去了,本是曲良仪把那王子唬了,也自显示出了曲良仪此人的精明来。贫僧因在京师有事滞留,故又逢着了此事,觉得事情更不一般,于是离了京城,一路到了连云山天元寺,来寻苦元大师弈棋叙事。”

    不了和尚说完,一口饮尽了杯中的茶水,见众人还有想听的意思,便一摇头道:“没了。”此时众人却是兴致未尽。苦元大师道:“你这和尚,说得倒也神奇,如此看来,当今世间棋上高人辈出,非我等所能料及。”方国涣心中讶道:“没想到棋上竟能出这些奇事,日后须谨慎了,不知还会有什么样的高人出现。”

    法无这时道:“听一位道上的朋友讲,江南棋王田阳午事后去过皇家棋院,拜访了国手状元曲良仪,以棋会友,对弈了一局,结果负了两子。”苦元大师闻之,惊讶道:“那田阳午棋力高深,独步江南,是老衲一生中最佩服的几位高人之一,竟也不敌曲良仪,看来此人今番以棋响世,是早已修就了国手之术的,故而一鸣天下。”

    不了和尚道:“闻曲良仪正值壮年,能有此棋道,是为不可思议。今番京城夺冠,而为棋坛领袖,初出茅庐,便有如此作为,尽显棋家本色,古今也难找出第二人来。”接着,不了和尚又一摇头道:“可惜,方公子修悟成了化境之棋,这次京中棋试没有赶上,否则‘国手状元’当是公子的,好在引出一个棋高无敌的曲良仪来,日后可为公子棋上的第一位好对手。”方国涣道:“闻大师所述,始知天下高人多的是,晚辈不觉汗颜,自不敢为人先,惟愿机缘得遇,领略高手棋风,便足矣了。”

    不了和尚闻之,点头道:“公子境界高远,非我等所及,既已成就无上的化境之棋,当今天下自无人能为公子先。”不了和尚接着对苦元大师道:“方公子棋道已成,不应久留天元寺,自可任他游棋天下,领略各家高手棋风,以棋应世,方不枉了一番苦心修就的化境之棋,学以致用,可为福果。”苦元大师点头道:“和尚这句话说得最是有理,老衲久有此意,自不愿让涣儿在此空误自身。棋道即大道、天道,也为世道,所谓世事如棋,应让他继续在人世中感悟棋道的真谛,过些时日,老衲自会安排他去的。”方国涣一旁闻之,见师父有让自己离开天元寺之意,默言不语,不免有些失落之感。

    法无这时对苦元大师道:“弟子回来时路径洞庭湖,先前湖上水盗闹得很凶,前些日子被官兵尽数剿灭了。听说领头的盗首竟是君山朗月山庄的庄主,此案前后涉及二百余人,已惊动了朝廷。”苦元大师道:“如此一来,洞庭百姓又可安居乐业了,天道循环,善恶终有报应。”不了和尚道:“贫僧进入湖南时,也有所耳闻,据说有几位能人异士协助官府,才将此洞庭盗患铲除的。”苦元大师道:“路有不平,自有人拔刀相助。”不了和尚又道:“贫僧出家之前,曾记得有位远亲住在洞庭,几十年未见,明日可就近去拜会拜会。”

    方国涣这天晚上没有回白云洞,留住天元寺,陪着不了和尚说了一夜的话,二人甚是投缘。第二天一早,不了和尚便辞别苦元大师及天元寺众僧,去洞庭湖探亲访友,临行前拉了方国涣的手,道:“日后若有缘,你我于江湖上再相会吧,贫僧但送公子一句话:世上奇人异士,多自隐民间,公子日后游棋天下时,凡事谨慎,不可以貌取人。”方国涣闻之,自是拜谢了,随后与法无送不了和尚出了连云山。

    过了两日,苦元大师遣法阳去白云洞把方国涣招回了天元寺。到得大殿上,苦元大师辞退了众僧,这才对方国涣道:“涣儿,你来天元寺已经三年多了,三年来,经过你自家的苦修潜悟,终于成就了化境之棋,实现了为师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为师足慰矣!棋道广博,是大道而非小术,真正的棋道,并非只在棋枰上争以胜负高低。人生在世,当以棋道贯通世道,游棋天下,以棋济世,才是棋家的大德为。现今你棋道已成,不宜久留寺中,当要以棋应世,领略天下各家高手棋风,把棋道发扬光大,或能另有所成,这些都需要你自家感悟了,明日你就下山去吧。”

    方国涣闻之,别有一番感伤,自入天元寺以来,与师父及众师兄,日久情深,已视作亲人一般,今要离去,自是难舍,不禁泪下。苦元大师抚慰道:“涣儿,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也是为你自家成就之道,艺成应游天下,方是大丈夫所为。闲暇之时,回来看看师父与师兄们,大家都期待听到你的好消息,希望真正的棋道是能合于世道的。”苦元大师随后又将那套罗汉棋子赠于了方国涣,道:“这套罗汉棋子为棋中上品,千金难易,今日就送于你吧,日后游棋天下,不可无所持。”方国涣感动之余,拜泣而受。

    第二日,天元寺众僧为方国涣准备好了行装及足够的盘缠,为他送行,各自感伤,皆有不舍之意,法能难过得大哭起来,被法远暗中止了。方国涣与众师兄一一话别,待寻师父辞行时,苦元大师已不在寺中,法阳这时道:“师父不忍见到离别时的伤感,昨晚便已去白云洞闭关静修了,师父有话,望师弟日后自勉图进,于棋道上更能有所作为。”方国涣闻之,心中凄然,自朝白云洞的方向施礼叩拜,随后与天元寺众僧相拥而别,由法无一人送出了连云山。

    出了连云山地界,上了大路,法无这才与方国涣话别,自讲了一些江湖上应该注意的事情。方国涣此时想起了一件事,自从怀里摸出先前法无送的那支示警的竹节响箭,道:“法无师兄,我如今奉师命游棋天下,这支以前用来壮胆的响箭就还了你吧。”法无笑道:“师弟如今得了自由身,可任意闲游四方,我好生羡慕,不过江湖多险恶,这支响箭你还是自家藏了吧,或许能有些用处。”方国涣摇头道:“就算遇上什么险恶事,发响箭示警,但那时不知师兄在几千里外,如何能察觉赶来助我?”

    法无道:“师弟有所不知,这支响箭乃是请名家特制而成,其发出声震讯号,十数里外尤可闻见,就算那时我不在附近,或许有些江湖上的朋友,识得此信号,也会赶来相助的,预防万一吧。”方国涣知道法无在江湖上交游甚广,名气大得很,便自喜道:“这支响箭竟有如此好处,先前持它在白云洞内壮胆,如今又能拿它在江湖上壮胆,如此多谢师兄了,留它以应万一之需吧。”高兴地收起了,随后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