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黄沙调查 (第3/3页)
较好调。”
我联想到小学时有个班主任老师还真是象山人,说话拖着长音,估计也是那段历史的遗留问题。
“你们先工作,晚上在我家吃饭。”
东道主的邀请结束了我们的闲聊。
在村治保主任的陪同下,我们找到了那位旁证对象的家里。
“章乄乂在吗?”
“他去朱溪做泥工去了。”
他的母亲告诉我们她儿子去临近的乡做泥水工造房子。
“他晚上回来吗?”
“回来的。”
“让他明天去一趟派出所好吗?”
“好的。”
我填写好随身带来的一张书面传唤证,让她代儿子签字。
“我不会写字。”
那个年龄的妇女很多都是文盲,我让她按了个手印,把通知联撕下递给她。
她的手明显地抖动着接了过去,在目送我们出门的同时颤微微的说了一声:“再见。”
当地人一般不喜欢我们到访,因为大多没有好事,除非很熟悉或者是村里的干部。
“这么快回来了!稍等会,马上好了。”
他想不到我们事办得这么快,不过菜也烧得差不多了。
晚上一边喝酒一边听他家里那只“8080”双卡录音机放邓丽君的歌曲,超有情调。
那会邓丽君的歌已经不算“黄S歌曲”,但拥有那种录音机的人还极少极少。
原来那位东家是最先出去包工程的小包工头,因为黄沙村会做泥水工的人不少,很多都是父带子、哥带弟、亲属带亲属,既是家人亲戚,又是师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