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淮南不香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9章 淮南不香吗 (第3/3页)

,做了个顺水人情,表奏杨行密为淮南留后。让杨行密做朱温在淮南的代言人,充当朱温插手淮南的垫脚石。

    扬州几经战火蹂躏,居民只有寥寥数百家,而且城中早已无粮,几乎是一座空城。杨行密占领扬州,未受其利,反受其累。

    杨行密的处境相当尴尬,表面是冉冉升起的政治黑马、光鲜亮丽的新上市公司,背后却暗藏破产清算、强制退市的风险。

    这是因为杨行密的部队主要是通过短期贷款(借兵)和企业兼并重组(招降纳叛如吕用之、高霸等)等融资手段支撑起来的,高倍杠杆,风险系数极大。

    “扬州项目”的收益根本无法覆盖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公司实际已经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基于公司惨不忍睹的财务报表,这些合伙人随时可能撤资断供,掐断现金流,让杨行密集团一夜之间崩塌。

    虽然杨行密采纳了智囊袁袭的建议,将合伙人肉体消灭,但依然没有扭转亏损的局面。因为脱离了蔡贼集团的孙儒对杨行密构成了巨大的外部威胁,还劫走了杨行密留在城外的粮草辎重,让他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杨行密通过一系列系统性大清洗,已经对这支部队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集团力量得以壮大,但依然没有壮大到足以与孙儒抗衡的地步。

    于是智囊袁袭再次献策,建议杨行密以退为进,放弃扬州,退保庐州老巢。先保壳,徐图后计。

    这是个艰难而痛苦的决定,一般人很难做到割肉止损,只会被套牢。杨行密不是一般人。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杨行密要用一座扬州城,换取南中国。

    孙儒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果然对扬州发动了新一轮攻势。杨行密按计划,有序撤往庐州,虽然痛失扬州,却保存了有生力量。

    孙儒入驻扬州之后,自称淮南节度使。

    杨行密离开扬州的时候,忍不住回望这座美丽的古城,心中五味杂陈,“I will be bac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