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 “天赐三臣”之敬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1章 “天赐三臣”之敬翔 (第3/3页)

那就只剩下朱瑄、朱瑾了。

    “三朱同盟”是朱温首先倡议的,人家又刚刚帮自己打赢了蔡贼,若是对人家挥舞屠刀,岂不落下一个恩将仇报的骂名?如何才能找出一条光明正大的借口,让自己师出有名呢?

    朱温冥思苦想,仍没眉目。这种龌龊事也不方便公开征求手下的意见,于是每日眉头紧锁,长吁短叹。

    有一人揣度出了朱温的苦衷,并献上了一条计策,“大帅,何不将计就计?”

    原来,在“三朱同盟”并肩作战的时候,汴军的骁勇善战给朱瑄、朱瑾二兄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两人决定“挖墙脚”,在辖境边界地带开出优厚的工资待遇,招募军士。

    很多汴军被高薪引诱,跳槽投奔了天平、泰宁军。

    二朱兄弟在自家辖境内招募勇士,朱温却只能干瞪眼生闷气,吃哑巴亏。

    老龙正在沙滩卧,一语点醒梦中人。一句“将计就计”使得朱温茅塞顿开。

    计策是这样的,先筛选出一大批值得信任的汴军将士,去边境应聘,成功“跳槽”;然后,朱温上表朝廷,控诉朱瑄、朱瑾“挖墙脚”、招降纳叛的行径,再以追讨本军离叛人员为由,发兵攻打。

    献计者,名叫敬翔,是位屡试不第的才子。同村人王发在朱温手下混饭吃,敬翔就投奔了王发,做些代写公文之类的小事。敬翔的书信中,往往多用名言警句、世俗俚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文盲的喜爱,于是很快就进入到朱温的视线中。

    朱温亲自面试了敬翔,敬翔的才思敏捷给朱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的务实精神,与其他迂腐文人截然不同。朱温直呼相见恨晚,认为敬翔是天赐谋士。

    朱温后来有句名言,“敬翔、刘捍、寇彦卿,盖为我而生!”

    如今,“天赐三臣”之首的敬翔,C位出道。

    朱温得敬翔,如同曹操得郭嘉、刘备得孔明。

    从此之后,凡有军政要事,朱温都要找敬翔商议,敬翔也屡出奇谋。朱温之所以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收菜”战局,就多亏了这位大谋士。

    现在,敬翔又教朱温“将计就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