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宰相不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0章 宰相不和 (第2/3页)

众苦于饥荒,等到风调雨顺,饥民自然散去,草贼即可自行瓦解,那时才是征讨的最佳时机,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郑畋的主张跟当年平定“裘甫之乱”、“庞勋之乱”如出一辙,计曰釜底抽薪。

    朝中大多数人是支持郑畋的。

    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颇为诡异的结局:“主战派”宰相王铎赢了,“主和派”宰相郑畋也赢了。而只有卢携的处境最尴尬,成了最失意的人,在朝中的地位将一落千丈。

    卢携想出一个一石二鸟的高招,既要瓦解主和派,又要打压主战派。于是他先拉拢前宰相、驸马爷于琮,奏言广州一带繁华富庶,支撑了全国一半财政收入,不可落入贼人之手。

    之后,卢携积极舔菊田令孜,寻求朝内支持,同时极力推荐高骈。

    有了田令孜的支持,就等于有了最终结果。虽然绝大多数朝臣都支持郑畋的建议,但朝廷仍然采纳了卢携的建议。

    最终决定,授予黄巢一个保安队长的职位。就跟授予齐天大圣弼马温一样。

    郑畋无奈,对卢携说道:“国家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咱们三四个人的手中。草贼拥裹数十万之众,横行天下,而高骈又玩寇不前,您却将帝国命运全部赌在高骈身上。一旦高骈不如您所愿,我真不知天子圣驾该往哪儿逃啊!”

    卢携很不高兴,杠精附体,与之争论起来,“开玩笑,高骈会干不过黄巢?”

    说曹操曹操到。恰逢高骈的一封奏章送到,大意是说攘内必先安外,建议先稳定南诏,兑现之前的和亲承诺。

    卢携当然要为高骈背书,极力建议朝廷不要再推三阻四了,既然答应了和亲,就该及时下嫁一位公主,以免南诏再兴刀兵,我们也好集中精力对付草贼。

    与南诏和亲,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当初高骈在西川击退了南诏,兴建成都外城,派大和尚景仙出访南诏,答应下嫁一位公主,以换取两国和平。于是南诏不再骚扰大唐边境,而和亲的事情却一直搁置。

    期间,南诏国主世隆去世,其子隆舜即位。隆舜念念不忘和亲之承诺,屡次派人前来催促。

    朝中持反对观点的人居多,例如崔安潜、郑畋。崔安潜更是以“贱隶”称呼南诏国主。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有损国威。

    首先,南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蛮夷番邦,版图不过是一个云南郡,娶大唐公主,纯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其次,本次和亲严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