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魂断蓝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章 魂断蓝桥 (第2/3页)

这些有其他想法的潜在叛徒。

    邓州守将朱温,率残部一路向北,来到了灞上,受到了黄齐政权“皇帝”黄巢的亲自接见。

    史书记载,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鼓舞士气。

    灞上劳军,也包含着多层意思。表面上当然就是领导对下属的关怀,慰劳一下,“同志们辛苦啦!”

    而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黄巢对朱温的不信任。

    朱温是黄巢手下的一员悍将,有勇有谋,机智果敢,自落草以来,战功赫赫。所以……怎么就轻易地被一个宦官带领着的八千七拼八凑的部队打败了?

    万一他朱温已经变节投敌,佯装溃败进长安,然后与追兵里应外合,夺了我的长安怎么办?当年庞勋不就这样丢的徐州吗?张玄稔的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如果朱温确实是力战而败,那也要借劳军之名清点他的实力,看看他还剩下多少家底儿。

    所以,尽管黄巢做出礼贤下士、关怀下属的样子,也没让朱温和他的部队进驻长安。而是把朱温编进了其他部队,让他先后跟随尚让、孟楷等将领出征。

    换句话说,朱温已经被降职查看,由黄巢的亲信负责监督考察。

    庆幸的是黄巢急于用人,没有论军法斩杀败军之将。

    凤翔郑畋、河阳诸葛爽、河中王重荣、忠武周岌……长安四周藩镇先后降而复叛,黄巢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先前被击退的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卷土重来,进驻东渭桥,直接威胁长安城东北。

    黄巢派尚让挂帅,带着朱温,抵抗东渭桥的藩镇联军。

    在战场上失去的荣耀,必须在战场上夺回;战场上留下的耻辱,也只能在战场上洗刷。

    朱温是哀兵必胜,连战连捷,打退了鄜延、夏绥联军。

    李孝昌与拓跋思恭都是党项人,原本散居于帝国西北,是大唐帝国“羁縻怀柔”政策的受益者。如同沙陀等少数民族一样,他们的领袖最擅长的是政治投机。每当帝国有难时,如安史之乱、庞勋之乱、黄巢之乱,他们就会起兵勤王,为国立功,然后加官进爵。

    而一旦遭遇顽强抵抗,面临硬仗时,这些投机分子又都会远远避开。

    当朱温所部气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