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友重逢,物是人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友重逢,物是人非 (第3/3页)

旧臣,善待于她,已经算是顾念旧情。

    “唉~走吧,去万岁殿。今日过后,予就能安心待在佛堂,一辈子再也不出来....这世上的纷乱,就交给别人去头疼吧....”

    李太后环顾素雅整洁,又不失华贵精美的大殿,这或许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驾临这里了。

    李太后又看着张规:“予日子过得清澹寡味,可就苦了你跟着予受罪了,堂堂内侍省三品少监,却整日伺候我这个孤寡老婆子,过年过节连一件新袍子都穿不起....”

    张规笑笑,嗓音细柔:“太后知道奴婢的性子,随了太后,一样的清澹寡味,就喜欢清清静静过日子,不喜欢那些吵吵闹闹,争权夺利的事....吃穿用度够用就行,人活着少点虚荣奢侈,命也能长些....”

    李太后莞尔一笑:“看来听我诵经多年,你也沾染了几分佛性。”

    “呵呵,奴婢此生跟随太后,就是最大的造化....”

    张规搀扶着李太后往侧门缓步离去。

    ~~~

    半个时辰之后,万岁殿,李太后一身凤冠冕服,准时出现在皇陛御位之上,接受群臣的山呼叩拜。

    金盔金甲的郭威独自站在皇陛之下,位于所有朝臣的最前方。

    冯道依旧坐在文臣行列之首,而后才是宰相苏禹圭、太子太师窦贞固等人。

    王峻、魏仁浦等人又居于其后。

    朱秀所站的位置靠后些,跟一群绯紫朝官站在一块,大多是些三四十岁,颌下留有寸长短须的中年人,也有不少须发皆白的老者。

    朱秀这么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后生,出现在其中着实突兀,引来不少人侧目打量,窃窃私语打听他的来历。

    朱秀耷拉眼皮,垂手肃立,老神在在地站着,毫不理会别人的好奇目光。

    大朝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有关于刘承右葬仪和谥号的讨论。

    侯益建议以曹魏时期,少帝曹髦废为高贵乡公的礼仪来办,按照公侯之礼下葬。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一片附和声。

    李太后端坐御位之上,面无表情,心里则是悲愤万千。

    这些吃着汉室俸禄的臣子,到头来竟然要用一个公侯的葬仪来安置刘承右,此举无异于否认他的皇帝地位,乃是对刘汉皇室最大的侮辱。

    李太后紧紧攥着手,以几近恳切的目光看向郭威。

    她的儿子已经死了,为他的狂悖残忍付出代价。

    李太后说服自己接受儿子的死,但她不希望儿子死后再受羞辱。

    郭威没有抬头看,但他知道李太后此刻的心情。

    沉吟半晌,郭威缓缓开口道:“此事不妥!天子遇害,皆是我等当臣子的没有尽到护卫之责,如今怎可降低仪制,做出贬低天子地位的行为?”

    郭威说罢,大殿内鸦雀无声,朝官们相互使眼色,不知道郭威这番话是出自真心,还是为了应付场面。

    冯道捋捋须,慢悠悠地道:“老夫赞同郭公之言。”

    “臣也附议!”

    “臣也赞同!”

    冯道一开口,苏禹圭和窦贞固立马表态支持。

    很快,大殿内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附和声。

    郭威沉声道:“既然百官都赞同,此事无需再议,当以国丧之礼安葬官家!只是官家谥号如何取定,还请诸公商议。”

    刘承右皇帝的身份得以保留,但他究竟应该配一个怎样的谥号,却值得好好讨论。

    朱秀狭开眼皮,饶有兴致地打量四周,耳边听着朝官们低声议论。

    谥号无非上、中、下三等,褒扬者用上谥,贬低者用下谥,不褒不贬者用中谥。

    谥号是对死者一生功绩的概括,上位者尤其重视。

    人死了别无所求,只求一个美谥,留下些许名声在人世间,也让活着的后人沾沾光。

    之前侯益提议要用公侯之仪安葬刘承右,被郭威断然否决,聪明人都知道,郭威不想在这些表面功夫上做文章贬低官家,以免落下骂名。

    现在商议谥号,不少人开始转动脑筋,揣度郭威的心思,争取能博得郭公认可。

    朱秀看戏般左右顾盼,他人生第一次上朝经历,倒也算是热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