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九章 先进模范温老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九章 先进模范温老头 (第3/3页)

,冷声道:“温公,我主动上门,坐在你家中与你商量此事,就是为了维护你温家的面子。如果你不同意,明日我在节度府召集众人,公开议论。”

    温泰面皮狠狠颤了颤,不敢言语。

    朱秀放缓语气道:“温氏有三十顷田,一百多户佃农,就算温氏族人再多两三倍也够吃。温氏绞麻作坊已经投产,年底就能见到收益,薛家留下的生意,你温氏照样能入股分一杯羹,这笔账你好好算算,究竟亏还是不亏?可不要因小失大!”

    温泰满脸纠结。

    温仲平又闷声道:“我赞同少使君提议。”

    温泰无奈,心头在滴血,在这个土地高于一切的时代观念里,任何产业生意都比不上拥有田地让人心里踏实。

    “好吧!就依照少使君说的办!”温泰咬牙,一口气泄尽,唉声叹气。

    朱秀抚掌笑道:“温公果然深明大义,我代史节帅和彰义军民向你表示感谢!”

    “另外,考虑到温公年事已高,今后还是莫要操劳了,安定县令的职位,就不劳烦温公继续担任....”

    温泰大惊,嚯地起身,朱秀笑道:“别急,我话还没说完,今后,由仲平兄出任彰义军掌书记一职!”

    温仲平一愣,温泰怔了怔,又慢慢坐下,花白的眉头拧紧,似乎在考虑其中得失。

    朱秀也不说话,笑眯眯地喝茶。

    “少使君思虑周全,往后,温氏就全仰仗少使君了!”温泰长叹一声,父子俩鞠身揖礼。

    朱秀坦然受之,起身笑道:“事情说定,我也就不久留了。绞麻作坊若有不懂之处,温公尽管来问。仲平兄准备一下,明日就到节度府上任。”

    父子俩领命,恭送朱秀离开。

    回到前厅,温泰望着默不作声的温仲平,忍不住责怪道:“大郎,你为何要急着抖露温氏家底?轻易答应朱秀,支持节度府重新丈量土地修订户册?此事牵扯太多利益,我们完全可以拿来与节度府谈条件!”

    温仲平看了父亲一眼,平静地道:“薛家殷鉴不远,父亲难道不怕重蹈覆辙?”

    温泰拍打桌子喝道:“薛家野心太大,想要篡权上位,做彰义军之主!我温氏没有那么大野心,只为求财!”

    温仲平摇头道:“此次抄没薛家的田地,少使君要拿来赏赐给有功将士,此乃拉拢人心之举。往后,少使君代替史节帅执掌彰义军,将不再有人二话。温氏名下的田太多了,以往有薛家一家独大,温氏还不显眼,现在节度府要重新丈量田地,实行授田制,首当其冲就是温氏。

    如果温氏拖延不交,得罪的不光是节度府,还有全军将士。既然早晚都得交,不如痛快些,博得少使君好感,也显得我温氏问心无愧。”

    温泰起初还意难平,可是听完儿子这一番话,却是陷入沉思。

    良久,温泰恍然明悟,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大郎此言有理,点醒为父!没了薛家,泾州第一大户的名头落在温氏,可太显眼了。也罢也罢,破财消灾,此后我温氏就彻底绑在彰义军这架战车上了。”

    温仲平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轻声道:“与其依附彰义军,不如说依附朱秀。正因为有朱秀,彰义军才能有今日,史节帅才能保住节度使之位!”

    温泰讶然道:“你竟对朱秀如此高看?”

    温仲平道:“此人的确心智过人。史节帅请他到泾州的目的,就是为对付薛家。他却一直隐忍不发,看似处处被动,实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建盐厂断薛家财路,推行盐政聚拢人心,赢得百姓支持,一点点扼杀薛家势力,等到时机成熟才真正动手。

    当然,薛修明反过来用盐厂做饵,引来焦继勋和许兴思,这一招也是高明至极。

    可谁也没想到,朱秀竟然又请来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传闻朱秀之前在河北天雄军麾下效力,与天雄军牙帅、当朝枢密使都有交情。若传闻属实,往后彰义军,必定会交到朱秀手上。

    在泾州,他得史节帅信任,在朝堂又有诸多助力,将来彰义军的前途不可限量。”

    温泰越听眼睛越亮,大笑几声,花白胡须乱颤:“好好!大郎能将局势看得如此清楚,为父也就能放心将温氏交给你了!当年你科举落榜,出任阴盘县令又遭薛修亮欺辱,在家赋闲多年,为父还怕你从此一蹶不振。如今看来,我儿才智不减当年!”

    温仲平微笑道:“父亲过誉了。孩儿说过,薛家残暴不仁,必不长久。如今应验,也是孩儿重走仕途的契机。”

    温泰鼓励道:“去到节度府好好干。以后在朱秀手下做事,可千万当心。这小子比猴儿都精,鬼心眼多,切忌不可跟他耍小聪明,不妨坦荡实诚些,真情相待。”

    “多谢父亲提醒,孩儿记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