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执笔,画出山的韵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执笔,画出山的韵味! (第2/3页)

,几乎都要看不见了。

    大家顿时有些疑惑。

    这是画山吗?

    山呢?

    【大师是不是没墨了?怎么山这么澹?】

    【我也想说,我记得山景都是黑色的,浓墨重彩。】

    【慢慢看着,居然有人质疑大师的艺术水平?】

    【辰哥行走的人间艺术家,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网络上的弹幕很热闹。

    赵辰画的山,山的轮廓确实很澹。

    只能看到外侧的一些笔墨勾勒,像是山的造型。

    而后,赵辰放下这只黑色的毛笔,把它泡在一个水缸里,又取出一只新的毛笔,沾了沾调好的红色颜料。

    接着,他继续开始绘画。

    国画早期只有黑色的一种,现在已经演变成彩色的版本。

    赵辰觉得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进步,彩色的绘画能表达的情感更多。

    接着,画笔快速的勾勒着。

    心中有山水,画的速度就很快。

    他的笔下,红色的枫叶林犹如魔术一般出现在宣纸上。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种磅礴的感觉在他的笔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赵辰之所以把山的轮廓画的很澹,就是为了突出枫叶林的主题。

    这才是他心中的山景。

    这也是他认为的这种山的神韵!

    华夏山水画是写意的,要的是一种感觉,所以必须有主次。

    那种一比一还原的风格,不太适合他。

    【哇,好漂亮,是枫叶林!】

    【和前面的枫叶林真的很像!】

    【不是外形像,是给人的感觉很像,好奇怪!】

    【是啊,明明样子是不同的,但却能清晰的感觉他画的就是眼前这座山!】

    【这就是大师的水平吗?】

    接着,赵辰画完了远景的枫叶林,又开始画近景。

    华夏国画有三个大方向,人物、山水、花鸟。

    这也蕴含了人类社会的三个方面:

    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之中的生命。

    赵辰这一幅画,重点在山水。

    不过,宋代的画家特别喜欢画人物,到了元代之后,慢慢的国画开始往山水和花鸟靠拢。

    赵辰师承宋代,肯定是喜欢在山水中画一些人和物的。

    而且,他是现实写生的画法。

    能画的人,就只有他自己了。

    远处的山水勾勒完毕,而后,赵辰开始画近景。

    他先是画出草地和巨石。

    然后,赵辰换了一根很细的毛笔,开始在巨石上点缀。

    当网友们看到这一幕,顿时紧张的屏住了呼吸。

    他们意识到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