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现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现状 (第3/3页)

个庞然大物。

    除了生产速度大幅度提升之外,还多了两条和岸边相连的宽敞通道,车辆可以直接开上去,也可以给船舶提供临时停靠。

    李翰林也照旧来到船厂,登上了自己的专用舰,但是这一次身边却多了两个人。

    一个是银羽,补了一个小时的美容觉后,临天启出发前下了楼,却被李翰林给拐了过来。

    另外一个则是王诗雨,现在幸存者们的巡防队,已经扩充到了一百人,复兴岛上工人和家属又占了近千号。

    最近解救出来的幸存者,大部分都迁移到了天圣岛上。

    他们在那里修建房屋,开垦农田,种植果树,人口越来越多,也将近有1000来人了。

    反倒是要塞这边,只有别墅区还有那么两三百号人,都是对李翰林贡献最多的那一批幸存者,也是李翰林预定的最早一批公民阶层。

    他们有自己的财产,甚至还都有自己的队伍,男的由曾经的小胖子白侠带领,各自领着一些工程机器人干活。

    机器人不知变通,但只要能源管够,体力无穷无尽, 力气也比普通人大上许多倍。

    但它们又太笨了,比如驾驶采矿车的机器人,就只会把车辆驾驶到离自己最近的矿厂,不管它门口有多少辆矿车在等待。

    因此,当王诗雨把贡献最大的这批人报上来的时候,李翰林索性也给他们下放了一部分机器人控制权限。

    这样既彰显了他们特权的身份,让他们可以用最少的力气,干别人三四倍都不止的活。

    就比如现在,如果全靠工程机器人补充弹药,那把这些驱逐舰和直升机全部补完,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去。

    有人指挥和安排就不同了,效率提高了50%都不止。

    而留在要塞里的女人,则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量体裁衣,成为专职裁缝,另外一部分则是成为护士,教师等。

    反正要塞了这些人,基本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而且无论是复兴岛还是天圣岛,都缺不了他们,算是其他人羡慕的对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