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1章:人未至,罪先定!诏狱夜审 (第2/3页)
大怒,张居正也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
由此可见,刘台并非是完全持公心做事之人。
……
近黄昏,检讨厅。
沈念坐在桌前,思索着刘台劾师之事。
自张居正重回内阁那一刻,他已料到了此事的结局。
诏狱审问完全就是走一个流程。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小万历要求重罚重判,张居正求情减刑。
双方拉扯一番后,留刘台一命,事情就算结束了。
如此。
既体现了小万历对张居正的重视,也彰显了张居正的仁慈。
这场戏,是演给全大明的官员看的,特别是言官。
在小万历亲政之前,张居正的地位绝对是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但沈念不想让此事就这样和稀泥般地过去。
如此处理,日后肯定还会有一批如傅应祯、刘台式的官员站出来。
这对大明危害太大了,对新政危害太大了。
历朝历代,言官都是皇帝制衡群臣、巩固皇权的工具。
然当下。
小万历无权,御史们为邀直名,寻得特例擢升,弹劾无度,使得群臣畏御史甚于畏天。
此歪风不除,官员们都将不愿做事。
不做事,被骂的几率就会变小,熬到年限,自然就能擢升。
如果官员们都这样,那大明将很快走向覆灭。
强大如张居正都被折磨得痛哭流涕,更何况是其他官员。
当世之官员,若查私德,若查贪墨之财,若查特权徇私,估计千人中有一两个没有把柄就不错了。
世道坏了!
清廉板正之官救不了大明,能臣谋臣才能救。
吕调阳多次请辞,就是受这种风气影响。
近年来,鲜有首辅能保住晚节,另外当下大明这个烂摊子,他还真撑不起来。
沈念认真思索一番后,心生一计,决定寻冯保聊一聊。
言官还是需要皇帝治。
去之前,他打算先去找一下马自强,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这位上官为他撑腰,最是合适,他提前向上官报备,也符合官场规矩。
……
深夜,北镇抚司诏狱。
刘台饥寒交加,蜷缩在角落的干草堆里,半睡半醒。
他本以为入狱后便立即会有人来审他,他也准备好了,以三寸不烂之舌怒斥主审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