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开复式教学之门 (第2/3页)
着。可就在这时,高年级那边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声音此起彼伏,“老师,这道题我不太懂!”“老师,这个步骤为什么是这样?”那声音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让青夏瞬间有些手忙脚乱。她竭尽全力地维持着秩序,声音都因为焦急而变得有些沙哑了:“高年级的同学们先安静一下,等老师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讲完这道题。”可是高年级的学生们似乎根本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地大声提问。青夏感到十分无奈,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那汗珠仿佛是她此刻焦急心情的无声诉说者。
林晓这边也面临着同样让人焦头烂额的问题,他在全神贯注地讲解复杂的数学公式时,低年级的孩子被高年级那嘈杂的吵闹声吸引,原本就短暂的注意力开始不由自主地分散。他们不再专注地看着黑板,而是好奇地转过头去,看向高年级那边。林晓不得不停下正在进行的讲解,提高音量大声说道:“低年级的同学们,看这里,注意力集中!”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低年级的孩子甚至开始哭闹起来,整个教室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就像是一场没有指挥的交响乐,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头晕目眩。
课后,两人神情疲惫地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面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我觉得我们得制定更明确、更详细的规则,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听老师讲,什么时候可以提问。”青夏皱着眉头说道,那眉头仿佛拧成了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死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
林晓用力地点点头,“对,而且我们的教学节奏也得精准把握好,不能让一个年级的讲解时间过长,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其他年级。”他的脸上也满是忧虑,眉头紧锁,不停地用手揉着太阳穴,仿佛要把那无尽的烦恼都揉走。
经过一番深入而激烈的讨论,他们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希望能在混乱中找到一丝秩序。
第二次上课时,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慷慨地洒在教室里,仿佛给他们带来了一线珍贵的希望。青夏先给低年级的孩子布置了简单却富有针对性的练习任务,然后迅速转身,投入到高年级重点知识的讲解中。她的眼神时刻关注着低年级孩子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有孩子遇到困难,就会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轻声地给予耐心的指导。当一个小女孩因为写不好数字而着急得快要哭出来时,青夏轻轻地握住她那柔软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她书写,“宝贝,别着急,慢慢来,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好看多了?”小女孩破涕为笑,认真地跟着青夏一笔一划地练习起来。
林晓则巧妙地利用小组讨论的创新方式,让高年级的学生互相交流,思维碰撞。而他自己则在学生们热烈讨论的间隙,抽空去关注低年级的练习情况。他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目光如炬,观察着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精准的帮助和准确的纠正。当一个小组在讨论中陷入僵局,思维仿佛被禁锢时,林晓会迅速加入他们的讨论,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学们,我们换个思路想想,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在他的启发下,小组重新活跃起来,思维的火花再次绽放,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然而,新的问题又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低年级的孩子在练习时遇到问题,却因为胆怯而不敢主动向青夏请教,导致错误越积越多。他们低着头,小手紧紧地握着铅笔,眼神中充满了犹豫和害怕,仿佛一只只受惊的小兔子,瑟瑟发抖。高年级的小组讨论有时会逐渐偏离学习的主题,变成毫无意义的闲聊。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周末的游戏,完全忘记了讨论的任务,那模样就像是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
两人望着眼前的困境,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青夏若有所思地提出:“或许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充满吸引力的奖励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