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有担当的莘王 (第3/3页)
在宋夏边境修筑平夏城、灵平寨等军事据点,逐步压缩西夏活动空间。
去年的平夏城之战,宋军更是大破夏军,迫其求和,创造了北宋王朝中后期最为辉煌的战果,短暂稳定了西北局势,延缓了北宋衰亡。
还有,他主持的经济措施,虽然没能挽救北宋王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王朝的财政危机。
这是谁都抹杀不了的实实在在的功绩。
而且,章惇拒绝对亲属特殊照顾,其子科举落榜亦不干预,时人称其“无情”。
他执政期间还不贪腐,与蔡京等权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也不是说,章惇就没有问题,为巩固新党地位,他对旧党(如苏轼、范纯仁等)实施残酷打压,并且在他执政的后期深陷党争这个泥沼,不可自拔。
不过话又说回来,考虑到司马光等旧党干得那些破事,尤其是对新党人士的迫害,以及这时非此即彼的政治环境,章惇这么干,也算有情可原。
总之,章惇的能力虽然不是特别强,但赵俣对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他感观还不错。
章惇主张积极拓边,特别想要帮赵宋王朝收复西夏。
所以,有了赵俣给赵宋王朝争取到的筹码,章惇觉得他或许可以大展拳脚了。
不过,章惇现在是赵煦的宰相,赵煦对章惇又有知遇之恩,最近赵俣的锋芒也确实有些过盛,所以,章惇准备敲打一下赵俣,让赵俣不要忘了亲王不许干政。
基于这个目的,章惇看向李彦,呵斥道:“连夏使都敢捉打,若致使两国矛盾升级,你这厮如何担当得起?!”
让章惇没想到的是,赵俣横跨了一步,挡在李彦身前,迎着章惇说:“李彦奉本王命令行事,有功无过,此事若真如章相公所言,引发不利我大宋后果,本王一肩承担,章相公若想追究责任,亦可去陛下那里参本王。”
见赵俣为他扛下了来自当朝宰相的压力,将责任全都揽在自己身上,李彦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忠诚。他挺直了脊梁,虽未言语,但他那坚定的姿态,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李彦,愿为赵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告辞。”
言毕,赵俣转身就走。
而李彦等赵俣手下的人,全都雄纠纠气昂昂地紧紧跟上赵俣的脚步。
看着赵俣挺拔的背影,章惇喃喃道:“有能力、有魄力、有担当。莘王……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