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9.塌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9.塌房 (第2/3页)

只是稍微对名词有些印象。

    老张最后来了一个总结:

    “其实依据的就是棚内一夜积累的二氧化碳大约可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1小时,而且早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使光合速率成倍提高,可望产生数倍的光合产物。

    此时的1小时,可以有平常状态数小时的光合产量,是十分难得的,这也是冬季大棚蔬菜增产的潜力所在。

    所以如果只为了排湿而早通风,既不能把湿度降下来,又使这部分二氧化碳排到了棚外,无疑是一大损失。”

    刘轩此时终于是忍不住了:“够了,别说了,说了我也听不懂,你们直接说该做些什么吧。”

    首先要做的肯定就是通风去湿,这个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了,老张他们还打开了补光灯进行光照补充。

    不过里面的湿气还是有点重。

    老张在一旁建议道:“其实可以搞点东西把这些湿气给吸附掉,像稻壳之类的就可以,直接撒在这些垄间沟里,这个方法对湿气的去除还是很有效果的。”

    除湿的方法有很多,不过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

    通风换气将湿气排除,换入外界干燥的空气,这是最简单的降湿方法。但要防止因通风换气使温室大棚内温度降得过低。

    还有地膜覆盖,通过地膜覆盖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也能够降低灌水次数。

    以及自然吸湿法,通过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来达到降湿目的。

    老张所说用稻壳来进行祛湿就是后面这种自然吸湿法。

    像稻壳稻草麦秸这种东西,农村多的是。

    刘轩直接去找村里人拿了些稻草过来,铺在大棚里边达到一个祛湿的效果。

    不过看起来似乎是要不了多少,但这河滩200个大棚呢,加起来所要的稻草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几乎把刘家村有稻草的人家都找遍了,这才凑出足够多的稻草来。

    毕竟他们这田地也不是很多,种出来的水稻少稻草自然每家没多少。

    而且他们有些还会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