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卖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章、卖出 (第3/3页)

  但是——

    这笔钱在魔都能买啥呢?

    房子?别想,买个10平的厕所倒是够了。

    车?肯定可以,但买不到好车。

    而且没有必要买,凭现在的金手指,很快就能买的起豪车。

    那还能干点啥?

    杨一斌想了很久,他觉得还不是浪的飞起的时候,尤其是在大魔都,他最终决定置业。

    他现在头脑很清醒,知道现在还没到随意挥霍的地步。

    不过置业也不是在沪上。

    沪上的商铺之类不说贵不贵的问题,关键他买商铺是打算减轻父母的负担,毕竟父母也辛苦了一辈子,有点钱杨一斌就想着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

    自己的享受可以往后靠靠。

    那么去老家县城买是最好的,价格相比大城市低很多,而且离父母近,方便父母收租。

    他老家是苏省的徐城下的一个小县城,老家经济一般,住房均价7000多元,好的商铺估计也就是2万一平。

    至于为什么买商铺,不买住宅,原因很简单,杨一斌打算后面给父母在徐城市里面买房。

    打定主意后,他随后便跟老爸杨孝方打电话。

    他父母早年务农,后来在一个小镇上买了一个门面房,卖卖粮油之类的日销品,细水长流,日子过的还过得去。

    电话打通后,杨一斌就跟老爸说道:

    “爸,我打算回家去看看,顺便在县城买套商铺。”

    杨孝方好奇地问道:

    “哪来的钱?县城的商铺可不便宜。”

    杨一斌解释道:

    “我辞职有一段时间了,进了一家古董行,前些天跟着老板去收货,看准了一对鼻烟壶,挣了不少钱……”

    老爸一点都不怀疑,旁边老妈有点困惑,还问了一句:

    “真的吗?”

    老爸在那边跟老妈解释:

    “这有什么真假?!一斌小时候,我拿回家一套48本的《三国演义》老画册,还记得吧?2000年的时候,那套画册就卖到大几千,现在几万块钱都搞不到,你懂什么?”

    老娘是财迷,赶紧问:

    “画册在哪呢?快给我拿来当传家宝。”

    老爸郁闷地说:

    “一斌上小学时,捐给小学5本,上中学时,又捐了5本,然后他喜欢的那几本都翻烂了,不喜欢的也不知道给扔到哪里去了,也许让你卖破烂了也说不定。”

    老娘:……

    杨一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