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44章 故国往事:龙明瞳 (第1/3页)
秦楚是三境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度,也是三境上唯一一个绝对以血统为帝位原则的国度,千年来一直奉行着以嬴氏血脉传承皇位且皇权高度集中的制度,这使得皇室的每一代皇太子都能顺利称帝并延续一国的巨大权力。
但为了制约每一任皇帝手中过分集中的权力,秦楚一直秉行着一条千年铁律——“均权人。”
在每一任皇帝继位的前十年里,都将出现一个德高望重,贤才并举的人,或先皇选定或群臣议举。由他均分新皇帝手中的皇权,全力辅佐新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与新皇帝之间形成权力的制衡,使国家能在这样的权力制衡下和谐的发展。直到十年期满时,自动退位幕后,交还所有权力。这个在每代皇朝中身份高重至极的人,史称“均权人”。
——数日之后,嬴政依秦楚的最高殡葬礼仪厚葬了老皇帝,官员具至,举国哀悼。而在这王葬之后,秦楚所有的文武官员也都正好聚集在了咸阳宫里,共议秦楚当前群龙无首的首要重事。
嬴政作为二皇子,领导势力打败了为祸国政多年的徐福,结束了荒唐的十年,予整个秦楚新的明天,看起来是最适合的皇帝人选。
但是依据理法,皇帝的皇位一向由上任皇帝选定,并且以嫡长子进皇位为传统原则,这一方面上,嬴政不符甚多,因此最终引发了举国大臣的民主性公决。
有一部分人明确表态支持嬴政登临帝位统领秦楚,但也有一部分人声明不支持嬴政登帝一事,尤其是项羽,他的反对态度极其坚定。然而在场更多的人却是如刘邦一样……放弃投票,沉默观立。
支持的人意思很明确,他们就是在极力把自己的脚步往嬴政的阵营里挪,目的自然隐隐指向在新王朝里的利益链条。谁都知道,在这种皇帝换代的时候,站对队形是多么重要。
也有人选择坚守自己的理念,比如反对嬴政登帝的人意思也很明确,用自己未来的命运作赌注来坚守原则,他们反对嬴政的原因很多,因为嬴政的登帝本身就与秦楚千年来的法定有诸多冲突。
只有项羽,他其实并不拘泥于前朝旧令,他强烈反对嬴政只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感觉,当他看到嬴政毫不犹豫地扔下自己的十万将士作为战机的牺牲与陪衬时,他就发自内心地觉得,嬴政不适合作他们的王,做秦楚的皇帝。
然而,大部分人最终选择了弃票中立,那些人既不愿意惹怒秦楚未来可能的皇帝,也不愿意违背对古国法定的原则,所以保持中立,静观其变。这其实是很明智的抉择,因为谁也不知道命运最终会指向怎样的方向,能局外静观,首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刘邦也弃票了,但他心里却是有着真正的困惑——嬴政到底应不应该当秦楚的皇帝——他其实并不是很反感嬴政对那十万士兵做出的牺牲,成大事者必须是要有所牺牲,以及有去牺牲的魄力的。而且嬴政的所举的确换来了胜机,他最终也杀死了徐福。
所以,刘邦丝毫不怀疑嬴政作为一个皇帝的素质,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嬴政这个皇帝很完美——但刘邦还是很困惑,他不确定的是,现在的秦楚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完美”的君主?
于是文武百官的讨论局面陷入了一时无解的僵局,但作为当事者的嬴政却不能发表更多的意见,这一切其实都在他意料之中,朝中这些空吃俸禄而无实用的大臣们会有怎样的抉择他根本不在意,他真正关心的是刘邦与项羽的想法……
在他远离皇宫与徐福举兵抗衡的几年里,不只是刘邦项羽看出了他的潜质,他也看出了这两人的超凡……他们最终的决定也和嬴政想象的一样,一人中立,一人反对……简而言之,他们最终都不支持自己登帝一事。
但嬴政很冷静……为了此日登帝,他早已做足了准备……
就在文武百官争论不休的时候,作为先帝的第一夫人,先皇后芈月站出来给了嬴政至关重要的一票……皇后可是母仪天下的存在,芈月的支持使嬴政最终顺利通过了百官们争喋不休的国之重议。
嬴政最终成功登帝,成为秦楚的第三十七任皇帝。
一月之后,登位在即。
踏着古乐与钟声,伴着紫烟与檀香,皇袍加身的嬴政一步一步登上了那鎏金龙印的王座。
回首往昔……他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