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 记入史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章 记入史册 (第2/3页)

么都不做,怕是不好。”

    这回众人都若有所思起来。窦知府看着他点了点头。

    屋里的人对望彼此,二三个人凑到一起,小声议论起来。

    突然,李大人又出声了。

    “各位,我想问个问题?”

    一屋子的官员,都是官职比他大,年纪比他大的人。他们都同时朝他看过去,眼中尽是疑惑与不肖,仿佛在说:你个毛头小子,又要问什么傻问题,快问吧!太傻了,就懒得回答你。

    李大人顶着众人的目光,羞涩的挠挠头,问道:“各位,我想问的是,修路的钱,从哪来?”

    这次的问题,让大家都沉默了。

    修路的钱?

    众人面面相觑。

    对啊,修路要用钱的,修路的钱从哪来?

    这事似乎有点悬?很悬!

    这事情似乎哪里不对劲呢?

    众人无声的对望,满眼的疑惑与担忧。

    李大人哑然,他们都没想到钱的事啊?

    不会,康王也没想到吧?

    ……

    窦知府上奏的奏折还没写好,城门口告示又贴出来了。

    这次讲得更细致。

    每户年过十七者,年不过五十三者,算人丁,每户除女户必出一人丁,每户多于十个人头每多出十人,必须出一人。每户,不分白丁,商贾,官员,皆不可雇佣他人服徭役,不想服徭役者,每一人罚白银五十两。

    这告示可就是针对商贾,官员了。这告示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商贾,官员,就是,你们家也要服徭役,服徭役的人必须是,必须你家里人去,不可让你家的下人去,家里人不去,就只能罚钱。

    这罚的就是他们这些官员与富商吧!

    五十两银子一个人?

    有是有,就是有点肉疼。

    王爷自己带头先交了二千二百两白银。

    窦知府咬牙交了二百五十两白银。其他人见状,不想自己家人去的只得交白银。

    原来钱是从这里来的。

    难怪,王爷修路,不惊动朝堂。

    不管这路修得成,还是修不成,皇帝大概都不会说什么吧,最起码不会责罚康王,毕竟,修路又没要朝廷出一个铜钱。

    当然,这罚的银子并不够用来修路,不够的当然要从富商那里得。

    康王的话说得很好听,让商贾,官员,名流,捐赠白银修路,等路修好了,立碑,传承万代。

    富商也不在乎这点银钱,再说,若真能修好这条官道,大泽有一条向外畅通无阻的通道,真如王爷说的,大泽通向涵州府的涵苗镇,那对他们行商的人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这路等于是来钱的路。

    商贾们也愿意捐钱去修路。

    钱的事就这样明面上算是解决了。

    三日后,成百上千的人动身去往大泽东边的樊涛镇,开始修路。

    最早到达樊涛镇的人,被带到一处安置。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众人惊呆了。每个人诧异的望着眼前的摞得高高的一对白馍馍,当然,旁边还有一堆黑馍馍。

    “咦!竟然有白馍吃!一个人竟然有两,一个白馍一个黑馍?还有肉汤?”

    站在前面,看得真切的人惊叫起来。

    这叫喊声惊动了所有在场的服徭役的人。

    “这是真的吗?有白馍,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白馍馍呢!”

    “真的,真的,堆在前面呢!”

    “我瞧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