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三龙护主穴 第十三章:罗盘 (第3/3页)
古代大墓、皇陵就不说了,数量有限,而基本都有史书记载,成吉思汗那是特殊,甚至很可能就随便埋在草原某处,马一踩踏什么都没留下,毕竟当时的蒙古人还不兴厚葬习俗,他们更信奉的是自然法则,就是说人靠草原生存,死后得归还草原。
再说任何皇陵都是国家考古队重视的目标,你敢去碰一下试试,分分钟教你做人。民间盗墓就跟打游击一样,没有规模没有固定,打一枪就散了,换个地方聚一起再打一枪,想抓也抓不过来,而且野路子极广,考古队找不到的古墓他们找得到,考古队进不去的墓他们进得去,考古队不敢进的古墓他们敢进,多少大墓在考古队打开时就已经被盗墓贼光顾好几遍了,像陕西的秦公大墓,考古队发现时盗墓贼早就光顾一两百次了,除了一些搬不走的毛都没留一根,连尸体都拉出了棺材,扔得到处都是。虽说两边人的目的不一样,应用的手段就不一样,可侧面说明民间盗墓的确实比考古队经验丰富太多了,若是民间盗墓贼能拧成一股绳,什么古墓会找不到?什么古墓会挖不了?哪怕你成吉思汗真随便刨个坑埋了,估计都有可能把他尸骨刨出来。
除了被考古队重点监视着外,皇陵也不是散沙似的盗墓贼挖得动的,工程太大,就必须人手足够,装备齐全,否则让你明目张胆的去挖也挖不开。好比给你把锄头让你去挖城墙,累死你恐怕都撬不开一个窟窿。盗墓贼毕竟只能算小打小闹,跟老鼠一样到处搞破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带不走的。
也不是说所有皇陵大墓都被考古队关注着,像有些朝代混乱不堪,连年战火不断,文明消失严重,想要在古籍上找到蛛丝马迹无异大海捞针,像五代十国,三国,春秋战国,以及那些彻底流失的文明部落等等,书籍上没了记载,就只能通过风水学才有可能找出来。
而风水学里寻找古墓的法子,观山望气就是说观看山的走势,何处引风何处藏气,找到了风水宝点,通过其他手段来确定下面有没有古墓。栖水断河就是但凡河流交汇之处皆为宝地,方圆三五里内十有七八都会有古墓。听声辨土主要是用来辨认墓室的位置,先说辨土吧,一洛阳铲子打个三四米,看带出来的泥土变化,闻土气味,都能知道是否有墓,还有通过周边植被,但凡大规模动过土的地方,树木的长势都会有不同,若这有后人居住或开发那就是例外了。而听声就是个细致活了,墓室通常都有或大或小的空间,外面有大的震动就得产生共鸣,那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判断古墓的规模和位置,所以有些盗墓贼就喜欢在下雨天出动,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时观察山体是否有特殊的回音,是否有不寻常的震动来寻找古墓。如果你下雨天在深山老林遇到人,不是偷猎的就是盗墓的。
至于寻星定穴就比较玄了,这属于大风水术。风水也是有大小之分的,像建屋定宅,铺路搭桥,葬墓动土等等是属于小风水术,属于小范围内的折腾,懂的人就比较多了,而盗墓基本熟悉小风水术就够你吃喝一辈子了。
大风水术就了不得了,动不动就观天察地的,讲究的是天理循环,宇宙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讲究“天人合一”,多数用在帝王家,大部落间,像迁都啊,祭天啊,甚至出征等等,是属于那种大规模涉及到很多人的很大的事件。可以说真正懂大风水术的人少之又少,而懂大风水之人也不屑去盗墓,就像有几个亿万富翁天天跑去摆地摊的?你若抬杠非要说有,那人家也不是为了谋生,只是体验一下生活。
寻星定穴得看运气,古人认为人都有一颗本命星,像皇帝的紫微星,学者的文曲星,将军的武曲星等等,合死者的生辰八字,定本命星的方位,就是所谓的绝佳葬地位置,这叫本命穴,只适合葬墓主人自己,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是大凶之地,但对墓主来讲是最佳的埋骨冢。听人说西周有位大人物为了寻一处本命穴,又恰好生辰八字暗合本命星推演出的最佳下葬时机是一年后,整整停尸了一年,下葬时就剩堆白骨了。
都知道地球是会转动的,鬼知道几百上千年前一个死人的生辰八字,所以说靠这个就是运气。
吴教授说:“这墓已经知道主金,金在八卦中是乾和兑,乾为天,兑为泽,天为阳,泽为阴,相对应的数字是六和七,方位是西和西北,自古男为阳,既然知道这是位将军的墓,自然是阳位了,也就是西北方位。你之前进入的耳室青青说是惊位,也就是兑位,自然是进不了主墓室了,所以我们要找到乾位,于之对应的方位才有望进入主墓室。”
吴教授说了很多,我听着还是挺有兴致的,听到这里我疑惑的说:“不对呀,刘三眼就是开始进入的乾位,但他说根本没有墓道通往主墓室,如果有他也没必要从井里游到我那边耳室了。”
吴教授自信的说:“肯定是有墓道的,也许他没找到,不然何必挖个空室干什么用呢?凑数吗?”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应该类似单身公寓的住所,现在想来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了。
吴教授说:“任何古墓都不会建立不相关的东西,一是空间有限,二是没必要。后人既然都找到了,你设再多的疑点无非就是让人多花点时间,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别的先不聊,我们就说说如何在古墓里使用罗盘定位,既然知道了主象和主位,对应的数字和方位都清楚了,转动罗盘,使指北针对着西北方位,我们身处卦位中,找到对应的二六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吴教授摆正罗盘,调好方位后指着一处说:“我们的位置就在正南方的离位,跨过坤、兑两位就能到达乾位,往这边走。”
我半信半疑,跟着吴教授走,虽然看上去这些墓道横七竖八的,其实都是相连了起来,走起来很方便,而且在墓道上走,不像在墓道中跟无头苍蝇似的,没一会儿功夫就离乾位不远了。
走着走着,吴教授突然停了下来,指着一处对接的墓道说:“这里应该就是你们卡住墓道的石舀了,要不要挖下去看看?”
我犹豫了下,说算了吧,这墓道结实得很,没必要浪费时间。
可能见我对他说的不是很相信,吴教授看了眼大辉,大辉二话不说拿起铁撬就挖。
大辉很寡言,说话嗡生嗡气,身躯又高又壮,估计都有一米九了,跟座铁塔似的。没一会儿墓道拐角处就被他挖出一个洞,我拿起手电照了下,果然那石舀卡在那,这罗盘还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