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金乌抱月 第182章 群蛇乱舞 (第2/3页)
此时,马昂却保持着一个身形前冲的姿势,双手更是甩与身后,就好像是迎风飘扬的飘带一般。
“群蛇乱舞”
马昂低喝的同时,身形微微一沉,原本前冲的身形顺势向左一歪,身后的右手顿时以肩膀为轴,闪电般的甩了出去。
望着这异于平常的攻击方式,沈万宝并没有硬接,双脚猛然发力,在马昂攻击到达之前,整个人再次倒飞了出去。
“啪!”
虽然马昂的这一下并没有攻击到沈万宝,但是手臂抽回的瞬间,除了在半空中留下了一道模糊的残影之外,更留下了一道犹如鞭哨般清脆的响声。
沈万宝的心不由得微微一沉,仅仅通过马昂这一击便可以看出,这一手攻击应该是源自于通背拳。
传说,在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传道与云蒙山中,模仿山中猿猴栖息、猎食、争斗、求生之法取其精华而成。由于这一门拳法以通臂猿形为主,仿其形而练,所以将其命名为通臂拳。
而后历经千载,先人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至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创通臂拳门称祁家门(江湖称为老祁派)。其子祁太昌采各家之长,将流散在民间的通臂单手、单操、击法、练法柔化合一。
通背拳施展之时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因练法,击法独特,变化灵活快捷,以摔、拍、穿、劈、钻五掌为主,又附会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法,因此又称为“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完全脱离了原通臂猿形的仿形模式,采用人体科学合理的锻炼法则,力发腰背力达掌尖,全身上下、内外贯通、刚柔相济。
修炼通背拳最为关键的就是换劲,所谓换劲就是把周身的强劲、蛮劲,转化为柔韧沉活,轻快自然的活劲,把自己的两只胳膊练的象两条柔韧的鞭子,得心应手使自己的身体腰背象蛇一样活,象猿猴一样轻灵,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上下协调,这就是通背拳的混元劲,练就了这种劲法才能在击技实战中得心应手制敌取胜。
通背混元劲的要点是圆字,劲以圆中求,甩柔力而成刚力,以曲求力如同一个流星锤,放在那不太重,而抡起来,越快越沉,发出力越大,锤也越快。这就是将拳、腿的劲力练成“离心力”。
再一个要点是含字常言道,含而不露,蓄而后发,说则容易做则难,所谓含,即暗藏之意,表面看通背拳悠悠当当抡抡劈劈没有多大力,打上也不痛,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通背拳打不着人,打上也不疼,其实这正中了含劲的计了。
马昂很明显由于其大仙儿上身后所具有的特殊体制,已然完全把这两条手臂当做了鞭子在用,虽然并未达到通臂拳的最高境界混元劲,但是比之正常的使臂如鞭要强悍的多,这种攻击不但极难防守,而且末端的攻击力更是会达到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