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计连环 (第2/3页)
力气都没有了。
“可寒山在旁边听了马上道:‘别说五十个,就是五千个甚至五万个我们也不怕!因为回纥人走到这里一定会比我们更累!’”
在恶劣的环境中作战,疲倦是大敌,饥饿是大敌,干渴是大敌,在这沙漠中,投入战场的双方拼的已不完全是数量,而是看谁能保有更多的体力。
杨定邦道:“特使是想将塞坎引入沙漠?拖疲他们,然后以逸待劳,一击破敌?”
“对!”
“可万一他不上当怎么办?”
“他不上当的话,那就是维持眼下的局面。对我们来讲并无损失,且回纥士兵见主将不敢出击,一定会士气大靡!”
“那他如果只是派一支偏师来,而不是主力呢?”郭太行道。
“那更好!我们就沿途设伏,把他们的偏师吃掉——塞坎他还有几支偏师让我们一点点地吃?”
而从最近两次接触看来,回纥人显然已经变得谨慎,让塞坎再像一开始那样,分出一两千人的弱势兵力来作偏师的可能性不大。塞坎要么是大部队出城寻找唐军决战,要么就是缩在城里坚守不出了。
“那么,特使是准备将塞坎引到灯下谷来,消磨掉他们的锐气,然后我们再一鼓作气,突破包围歼灭他们了?”安六说。
“不,作战地点不能是灯下谷,这里虽然易守难攻,又有足够的饮水,但由于只有一条出路,且出路又很狭窄,同样的也就容易被敌人封锁,而一被锁住就很难出去——塞坎毕竟是一个宿将,到了这里一看地形,一定会放弃强攻而改用封困的,那时我们可就作茧自缚了。”
其实当初张迈一开始的想法也是在灯下谷以逸待劳的,但经验丰富的郭师庸却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不妥并指了出来。
这时张迈在粗糙的地图上一指:“所以我想把作战的地方放在这里!”
“灯上城!”
“对!灯上城!这里比灯下谷更加深入沙漠,塞坎到了这里,随军自带的水一用光,想要饮水,就必须到两天路程以外的怛罗斯河干涸处去取。这样的话,他的军队就会多出一个软肋。”
至此,这个作战计划已经完全明朗了:用一支兵马诱敌,将敌人引入沙漠,拖在灯上城,待回纥兵疲倦之后,再以奇兵骚扰,截断他们的水源,待得回纥军饥渴交加,在灯下谷养足了力气的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