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论茶(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论茶(求票) (第2/3页)

虽然口舌觉得不好喝,却还是另有一种心理上的享受。

    张迈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试过觉得茶劣就放下了,笑着对杨易道:“这里毕竟是西域,能够有茶算是不错的了。等将来回到中原,我再请你喝龙井、普洱、君山银针、碧螺春、铁观音……”一口气数了七八样名茶,把郑汉听得怔了,连郑渭平素自负“二千里内学问第一”,也听不大明白,只是听到“等将来回到中原”一句,心中一凛。

    杨易便问:“迈哥你刚才说的都是茶名吗?”

    “是啊。”

    杨易看看手中那碗黑乎乎的液体,往桌上一放,道:“什么龙井啊普洱啊,若都是这么苦,我看还是不如喝酒。”

    张迈笑道:“这茶和酒,就像文武两道,可以并存不悖。咱们大唐男儿,手握唐刀,口诵唐诗,战争时期醉中杀敌,和平时期茗茶谈经,两不相误。”

    郑渭听了,微微点头,杨易却笑道:“别说的那么好听,”提了提郑汉的耳朵说:“小子你说句真心话,你真喜欢喝这苦涩玩意儿不?”他身上有一种“自来熟”的气质,郑汉虽是初见,因年纪与杨涿相仿佛,言谈举止之间就将郑汉当弟弟般看待了。

    郑汉跟着乃兄,也带着点儿斯文气质,这时耳朵被提了起来,心想这人怎么这么无礼,可看见杨易笑嘻嘻的,不知道为何却气恼不起来,本想否认,但最后还是笑了起来:“其实不喜欢,一点儿也不好喝,平时夸它好,还不因为它贵!这喝的不是茶,是钱。”

    杨易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脑袋,道:“迈哥你听见没有?我就说这茶不行!不但难看,而且难喝。小孩子的话,难道还有假?”

    张迈鄙夷地看了杨易一眼,说道:“那是你没喝过好茶,真正的好茶,难道都是这苦味么?嘿,比如那西湖龙井,就不仅好看,而且好喝。”

    “西湖龙井?是古往今来第一美人西施的那个西子湖吗?”郑汉想起哥哥以前给他说过的故事。

    “恩,就是那西子湖。那龙井茶就产于西湖附近的四座山峰上,那茶啊,啧啧,刚端上来时,只见茶汤碧绿,汤底的茶叶细嫩成朵,端得近些,便觉香气悠远清郁,人就已经半醉了,跟着端上来轻轻一品,那滋味啊,甘、鲜、淳、正——那个美啊,正的就像,就像……”

    郑汉吞着口水,叫道:“就像西施一样!”

    张迈哈哈一笑:“对,就像西施一样!你没喝过,却形容得比我还好。”

    杨易更是听得呆了:“有这么好的茶啊……”

    连郑渭也怔怔出神。书房书架之后,更有一个窈窕的身影渐渐挪近,似乎也被张迈的茶谈所吸引。

    张迈眼角一扫,虽然瞧见了却又当做没瞧见,说道:“咱大唐的好茶,不止这些,这西湖龙井,有如美人,英雄美人,本来是自古就相映辉称的,不过咱们唐军正当创业之初,却不能沉溺于此。有道是:温柔乡是英雄冢!因此咱大唐的名茶虽多,若此刻让我选,我却宁可选武夷大红袍。”

    杨易郑汉都问:“那武夷大红袍又是什么样的茶?”

    张迈道:“那武夷大红袍其香味浓郁,耐得久冲,茶性和而且活,耐得久藏,更有一般难得处——如西湖龙井虽然名贵,但终究是长在和风悦雨之中,虽然产量极少,但每年望得季节到,采茶女也就可以依时采摘。但那大红袍却生于碧水丹山之间、绝岭峭壁之上,其茶中极品更是遥处于云雾之端,要想采得此茶,非先征服天险不可。好男儿品此茶,遥想采茶者征服险要山川的情景,气概自生!这却又不止是在品茶,更是在品味咱大唐男儿的无双勇气了!”

    杨易一听双眉飞扬,郑渭听到这里,心中也是微微一动,说道:“为了这一时口舌之快,却去冒那粉身碎骨之险,怕是未必值得吧。”

    张迈道:“不历险中险,哪里得来味中味?”

    郑渭道:“就算要得味中味,可也得量力而行。大红袍纵然是极品,终究是个外物,但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