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 裴璟的威压+天赐良机 (第2/3页)
中的翘楚。
像什么关陇军事贵族家的子弟,山东高门,河东四姓,江南氏族的年轻子弟无一不被他狠狠地超越了,甚至不能望其项背。
如今他更是脚踏幽州与冀州,俯视天下,手中十多万的幽州军如指臂使,只等他一声令下,就会气吞山河如虎。
晋阳令刘文静颇有智谋,只见他听了李世民的话之后,已经显得有几分沮丧了。
“二公子,恐怕此时已经太晚了。”
“我们就应该在裴璟和河北的窦建德作战的时候趁机起事,那个时候裴璟难以分身,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可如今窦建德已经被裴璟灭掉了,并且在秦王裴璟还十分有智慧,强娶了窦建德的女儿,河北诸郡现对他都已经归心。”
“同时高句丽也被秦王裴璟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他此时肯定已经在准备,进攻河东或者并州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候才想要起事,恐怕实在是太难了。”
“恐怕我们就是这个时候能够起事,等到秦王裴璟的大军一来,我们这个立足未稳的势力,也难以跟秦王裴璟强大的军队抗衡,早晚陷入败亡的危机。”
晋阳宫监裴寂听了这个话,也是连连点头。
虽然晋阳宫监裴寂也是出自于河东裴氏家族,但是他跟裴璟并不出自于同一房,他对裴璟的观念十分不赞同。
他认为裴璟化家为国的这个观念,实在是十分愚蠢的。
只听说过千年的世家,哪听说过千年的王朝?
河东裴氏家族到如今这个程度,那就是最好的程度了。
如果河东裴氏家族再进一步,开始化家为国,反倒会容易加快河东裴氏家族的灭亡。
同时,世家大族都有一个观念,鸡蛋不能够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
既然裴璟选择的那条路,那晋阳宫监裴寂,就不能够再选择跟秦王殿下裴璟同样的路。
因而,他才选择跟李家合作,选择跟关陇军事贵族合作,走一条和裴璟决然不同的路子。
而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有一个同样的优点。
那就是他们决定投入到某一方势力之下的时候,除非是家族强行要求,否则他们大多都会为这个势力,奉献出足够的忠诚与智慧。
而晋阳令刘文静如今所说的话,晋阳宫监裴寂就十分赞同。
如今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想要这个时候才去,跟他那个未曾见面的侄孙秦王殿下裴璟对抗,实在是十分愚蠢。
可是李世民听到了这样的话之后,嘴角一撇,脸上也露出了不知名的微笑。
“两位贤达有所不知,如果这个事情没有丝毫的把握,我又怎么会将两位贤达,叫到这里来商议呢?”
“这不是要将两位贤达,都拖入火坑吗?”
这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听了李世民之后的话,也是心神一震,脸上充满了希冀的眼神看着李世民。
只见晋阳令刘文静着急地问道:“莫非二公子,知道我们什么不曾掌握的消息?”
“还请二公子快快讲来,不要跟我们绕弯子了,我们可都快要急坏了。”
这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再要隐瞒了。
只见他说来。
“两位贤达有所不知,我们刚刚收到了一个对我们极为有利的消息?”
“我们原本想着,我们李家的兵力实在是不多,想要起事多少有几分风险。”
“所以我们派出了使者,想去找北边的东突厥始毕可汗,想要跟他的东突厥骑兵合作。”
“毕竟东突厥始毕可汗对于来说,我也我们跟他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都是裴璟的敌人,我们合则两好,分则两伤。”
“这个提议按理说,东突厥始毕可汗肯定是会答应的。”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东突厥始毕可汗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两个人,听到李世民这个话之后,也颇为震惊。
于情于理,东突厥始毕可汗都不可能,拒绝他们的提议才是。
两个人知道,这其中必然是有缘由的。
晋阳宫监裴寂也开始有些按捺不住了,连忙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