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七十一章 精神空虚的叔祖+老狐狸的智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七十一章 精神空虚的叔祖+老狐狸的智慧 (第2/3页)

他人引路,径直往后院走去。

    他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叔祖裴矩,肯定在宅子后面的一口鱼塘里面钓鱼。

    说起来。这个宅子倒是附属有一个小鱼塘,可自从裴矩来了之后,就苦了这鱼塘里面的鱼了。

    每天下午时分,裴矩便会带着他的钓具,到小鱼塘的边上去钓鱼。

    他每次都是钓完了放,放完了钓。

    而且,裴璟也不知道这些小鱼为什么会那么蠢,每一次都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钓上来。

    难道它们就没有发现这个鱼饲料,吃着嘴巴痛吗?

    当裴璟来到了后院的池塘边时,看到裴矩的确正在钓鱼。

    只是事情也没有裴璟想得那么悲观。

    面前的说是一口池塘,但是事实上这一口池塘,已经可以说是小人工湖了。

    一条鱼同时被钓到几次的几率,其实还是非常小的。

    只是裴璟看到了叔祖比以前更苍老的样子,也不禁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他的叔祖裴矩,生于公元548年,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

    裴矩是河东裴氏西眷房子弟,年少时便勤奋好学,文章华美。

    北齐时期,起家司州兵曹。进入北周,投靠随国公杨坚。

    隋朝建立后,授内史舍人。

    参加隋灭陈之战,平定岭南叛乱,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册封闻喜县公。

    所谓的闻喜县公,就是河东裴氏家族族长的爵位。

    隋炀帝时期,仍受重用,联合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同掌朝政。

    随后,他更是用心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设计分裂突厥。

    那怕是历史上的江都宫变后,裴矩委身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

    武德四年(621年),归降唐高祖李渊,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册封安邑县公,支持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和亲。

    玄武门之变后,他奉命劝谕东宫兵马,授民部尚书,深受唐太宗推崇。

    贞观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时年八十岁,获赠吏部尚书、绛州刺史,谥号为敬。

    他的叔祖裴矩终其一生可谓是十分精彩的。

    直到裴璟自己来到了这个时空,也让叔祖的命运,出现了天大的变化。

    最终使得裴矩这头猛虎,也不得不委身一小池塘里钓鱼钓虾,也难怪他的叔祖裴矩,那么短的时间内变老了那么许多。

    这个时候,叔祖裴矩也发现裴璟的到来,他的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

    他笑眯眯地招呼裴璟到他的身边去落座。

    裴矩看着这个年轻英武霸气的侄孙,也是十分满意。

    以前他就觉得他这个子孙十分不凡,日后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

    可是如今看来,自己对他的设想还是小了。

    或许他这个侄孙。会成为他们河东裴氏一个皇帝,或者祖上荣光再现,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殿下,你平时事务繁多的,怎么不忙你的,还要专门抽时间来看叔祖这个老骨头。”

    “叔祖这一切都好,你安排的人也十分的得力,你的孝心,叔祖也都知道。我这边你自然是不必担忧的。”

    说到这里,不知是不是触碰到了裴矩内心里面的什么东西,

    只见他又勉强笑了一下,说道:“我的好侄孙,待会儿叔祖带你去看一下,我带人开辟的那两块菜园子,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那园子里面的菜长势可好了,你待会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

    说着说着,裴矩又叹了一口气,显得有些落寞。

    “只是可惜了,叔祖这两块菜园子,种完这一茬就不再种了。”

    裴璟听到这个话,感到有些好奇。

    这个菜园子怎么说,也是他叔祖的一个精神寄托,怎么突然返到不种了呢!

    “叔祖,这个菜种着也是挺好的,闲来无事,舒展身心。”

    “再者,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对您老人家的身体也好,何故突然就不种了呢?”

    裴矩听到这话,也是苦笑了一声。

    他也有他的理由。

    只见他直接说道:“这幽州的冬天实在太冷了,那几年我跟大行皇帝来过北边几次。”

    “这一到冬天了,幽州寒风刺骨的,年轻的时候叔祖尚且还可以。”

    “只是,如今我这只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