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五章 打不过就投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五章 打不过就投降 (第2/3页)

些幽州军的重甲陌刀兵,至少已经砍死了至少四千人。

    虽然重甲陌刀兵也感到无比的疲惫,但是他们还在坚持着。

    此时的叱利,也无比崩溃的。

    他看得出来,虽然这些幽州军的重甲陌刀兵,已经有了几分强弩之末的迹象。

    但是别的不说,硬撑着顶住他们这一波进攻,那还是做得到的。

    如果他们继续在这死熬着,他麾下的损失至少会到达七八千人。

    事实上,叱利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伤亡。

    因为他看到麾下的突厥骑兵,也已经快要崩溃了。

    可想而知,他的军队如果再继续进攻,在伤亡到达不了五千人的时候,就会马上崩溃掉。

    叱利想到了与始毕可汗种种不堪,又想到战败回去的下场。

    他咬了咬牙,突然掏出了一名早就准备好的旗子。

    那旗子是白的。

    很早,人们一般把白旗认为是投降的标志。

    其实在战争法规严格意义上说,白旗只是要求暂时停战的标志。

    早在远古时期,战斗的双方为了向对方表示谈判的诚意,通常借白旗为象征。

    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举白色旗帜,便表示要求休战谈判。

    一般,交战的一方拿出白旗时,对方就知来意,下令停止任何进攻行动。

    而握白旗的一方则要派遣出军使,到对方指挥部说明条件与意图。

    在军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时间终止,使者获得不被侵犯的权利。

    这便是所谓的两军交锋,不斩来使了。

    这种习惯几千年来,一直被沿用没变。

    中国和罗马的古史中,都对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说法,进行了记载。

    相信这源自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甚至是更早的时候。

    所以这叱利的旗子一举起来,大家明白这是要投降了。

    这个突厥的将领竟然要投降。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人,始毕可汗上位之后,突厥的军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阵前就这样果断地投降了。

    虽然叱利提出了投降,但是他麾下的所有骑兵将领,都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现在的形势,谁都看得出来。

    虽然他们想要击败对面的重甲陌刀兵,但明显这是没有指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