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五章 裴璟是大大的忠臣+始毕可汗要倒大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五章 裴璟是大大的忠臣+始毕可汗要倒大霉了 (第3/3页)

事。

    雄阔海和伍云召,伍天锡几个人,也明白当下事情的紧急,不敢有半点耽误。

    由此,便由雄阔海带着一队人马,押着这几个信使,就往幽州赶。

    仅仅这一天一夜之后,就赶到了琢郡,连马都跑死了两匹。

    裴璟看着面前的这几个使信,听他们讲了最近琢郡发生的所有事情,心里已经信了九成,

    毕竟这个事情,在历史上本就是该发生的。

    他如此听这几个人说来,也丝毫没有漏洞,显然这不是来诈他们的,恐怕是杨广真的在雁门被围了。

    而让他更觉得有几分糟心的是还不止这一些。

    那杨广竟然还带上了他的祖父和叔祖,甚至连他那个不成器的爹,以及裴璟自己的妻子,都全部带上了,如今也一同围在了雁门郡里面。

    因此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这雁门之围,裴璟都非去救不可了。

    于公的话,幽州和并州的北边就是突厥人的势力,向来都对幽州造成了不少的威胁,甚至牵制了不少幽州军的实力。

    这一次,突厥人自寻死路,来到了隋朝的境内,这是打击他们的好机会。

    如果裴璟抓住了这一次机会,给予了突厥人重创,那以后幽州和并州的北边会平静很多。

    裴璟的目的始终都是争霸天下,挫败突厥人,有利于他以后对天下的争夺。

    就更不要说后来突厥人与李唐合流,成为了李唐的支持者了。

    于私的话,这雁门之围不解,到时候突厥人真的攻进了雁门城中,那他裴璟可就真的要死全家了。

    尤其是裴璟看到了丹阳公主的信件之后,当下下令幽州军全军集合到琢郡来。

    不过裴璟想了想,又招来了裴愔,让他从库里面提取出了所有的轰天雷,交给那支配属的投弹兵。

    裴璟此次准备带上他们,一起到并州去。

    随后,裴璟又召来了他的堂弟裴行俨,问道:“为兄交给你那些重骑兵的甲具,你们用得怎么样了?”

    那裴行俨听到这些话,也是拍了拍胸膛,信心满满地大声说道:“兄长放心,这个事情交给末将,那就是交对了人了。”

    “就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将那支骑兵练得颇有规模。”

    “如今正是到战场上,验证他们威力的时候,请兄长这一次到并州去,一定要带上我们,好让我们给兄长你长长脸。”

    裴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这个堂弟心高气傲,但是为人却是十分实诚,自然不会蒙骗他。

    可是这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军队实在太多了,裴璟终究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他又把头扭回来,看着雄阔海问道:“之前我派人给你送进山里面的那批武器,你们用得怎么样了?”

    雄阔海也学着裴行俨的样子拍,用力地拍着胸膛,大声地说道:“请总管放心,自从得到总管的那批东西之后,兄弟们如获至宝。”

    “末将专门在太行山的境内,挑选出最雄壮的万名汉子,日夜不停地练着这玩意儿。”

    “如今不瞒总管你说,便是面对着数万骑兵,我们也有信心将他们碾碎。”

    裴璟点了点头,只希望这两个龟儿子不要骗他,否则他到时候先把这两龟儿子给碾碎了。

    虽然这两人信誓旦旦地跨下海口,但裴璟脸上的担忧之色,也没有消失的太多。

    他们这一次面对的,可不是什么数万的骑兵,可是足足二十多万的突厥人骑兵啊!

    虽然他们有着各样的优势,但是他们依然不容易占得了上风。

    不过,始终有了他早有准备着的这几样武器,心里终究是安稳了些许。

    他心里还有另外一个计策,需得找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来完成。

    他想来想去,便又派人找到了徐世勣,让他赶紧到总管府来。

    裴璟先把情况好好给徐世勣讲了一讲,然后面容板正地看着他,说道:“事情已经说得差不多了,虽然我们甲具齐全,但是我们人数不如对方的多。”

    “如果硬是要与对方作战的话,还是有些太过于勉强了。”

    “如果想要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要出奇招儿,这样才能获胜。”

    “何况我的心里还有一个野望,我们这一次不但要击败突厥始毕可汗,解了雁门之围。”

    “我们还要一举打断他们的脊梁骨,让东突厥始以后都要匍匐在我的脚下。”

    徐世勣一听到这话,也是严肃的点了点头,当场下拜说道:“总管如何方略,那可放心讲来。”

    “属下必定对你忠心耿耿,为你效死力。”

    徐世勣跟在裴璟的身边,倒也有两三年了,对方的忠心他现在已经不怀疑。

    于是他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徐世勣听罢之后也是一震,心里明白了此事的艰辛。

    不过,他也对裴璟描画的那样物事期盼不已。

    徐世勣知道,如果总管的话是真的,那么这一次东突厥始毕可汗要倒大霉了。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