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4章 连自己亲妹妹都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4章 连自己亲妹妹都骗? (第2/3页)

  分给学校的时间少之又少,两口子都有些灰心,要不是李学武劝着,早就彻底回家了。

    李学才也是一样,学校里点个卯,不是练车就是去中医院上班。

    形势并没有什么变化,真被李学武给说中了。

    老彪子是为苏晴可惜的,但人的命,天注定,媳妇儿回京,他是不敢再来往了的。

    而且,从于丽口中得知,李学武没有要见苏晴的意思,甚至还斩断了来往。

    于丽的话,他哪里听不懂。

    作为俱乐部管理处的主任,她更紧要的工作是给李学武当办公室主任。

    这个办公室管理着回收站体系的所有分支,于丽的意思,就是李学武的意思。

    会议上,大家互相都很熟悉了,也许只有二孩和二爷对娄钰稍微陌生。

    老彪子和沈国栋与他再熟悉不过。

    山上的智库名义上是由娄钰协调,但实际上是由李学武的人控制着。

    以前是老彪子,后来是沈国栋。

    包括生活物资、信息传递等等。

    业务和任务上的传达是于丽在做,今天请便宜老丈人出席会议,也是李学武要求的。

    -----------------

    给自己人开会,李学武就放松多了。

    时间宝贵,全捞干的说。

    京城的销售业务要调整。

    李学武在会议上解释了,目前回收站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来组织经销工作。

    红星厂的产品越来越多,经销压力越来越大,沈国栋带着罗云他们根本忙不过来。

    怎么办?

    改运营的形式,既然缺人手,那就把人力工作外包出去,甚至经销工作也外包。

    周小白组建的营销网络在明年要逐渐替换掉现有的经销模式。

    也就是说,那些“客户经理”们负责联系业务(包括收购),回收站负责处理业务。

    这样大大节省了业务处理的时间,也能提升业务的扩展范围。

    你要说给客户经理的提成,这对于回收站来说是不得不花的钱。

    红星厂对经销的要求越来越高,回收站如果跟不上节奏,那只能把业务让出来给别人。

    所以综合考虑,经销模式必须变。

    有人说了,那些“客户经理”们靠不住,金字塔的经销模式越来越大,会有局限性。

    而且,金字塔发展到最后,潜力消耗干净以后会出现内卷,甚至会出现崩盘的状况。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并不担心。

    因为明年年底,那些“客户经理”们会消失一大批,剩下的全是留在京城的菁英。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金字塔的经销团队,会成为李学武编织的,继东风一号俱乐部和青年汇俱乐部而后的第三层关系网。

    天然的,在金字塔经销团队吃过饭的人,必然会记得端了谁的饭碗。

    金字塔顶层的管理都是青年汇的会员,未来还会成为东方一号的会员。

    向上富集,所有人都会自觉对争取成为金字塔尖,成为青年汇会员,成为东风一号会员。

    散开的满天星,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回收站带来业务和惊喜。

    他们去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想要发展,想要回来,必须攀上一根绳子。

    家里有能力的不需要这个,可那些没有关系,或者暂时借不上力的人呢?

    就算那些有关系的,也需要这层关系网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啊。

    所以,从一开始,左杰也好,周小白也罢,都是李学武埋在这个圈子里的一颗种子。

    他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圈子。

    左杰、罗云以及十三太保,从明年开始,就要逐渐正式接手业务工作了。

    沈国栋逐渐退出业务,转而做管理。

    老彪子也是一样,钢城业务也在调整。

    除了与京城配合,继续深挖贸易潜力外,还要利用地方关系建立更多的经销城市网点。

    马车夫计划的关键环节,是要让那些黑市里的佼佼者,通过在其所在城市建立经销网点而获得一定的财富积累。

    李文彪明年的工作重点便是在东北所有的经济城市插上经销网点的旗。

    奉城、吉城、冰城,三点连线,以线拓面,在后年正式形成经销大格局。

    为什么要在后年?

    因为明年年底,“客户经理”们便要散开,东北会成为接收重点地区。

    到时候这些不安分的家伙们,绝对会成为李文彪经销网络下的重要开拓者。

    而在马车夫计划中,三年的时间,足够让那些佼佼者们积累到买船出海的实力。

    剩下的就是李学武要搞的“中馹韩私贸区”的大业务了,暂且不提。

    回收站布局京城,布局东北,同样也在布局津门。

    吴淑萍、杨二孩两人主要负责这一块。

    因为红星厂的贸易管理中心在津门,经销对接工作变得简单了起来。

    贸易管理中心每天都有经销订单产生,他们只需要按程序接下来,联系对接单位。

    剩下的交给对应的团队做就可以了。

    有需要牛羊肉的,贸易管理中心必然要联系给边疆办事处。

    回收站这边在采购合同签署的过程中,就可以做经销准备工作了。

    回收站边疆站会给红星厂办事处准备好所需要的牛羊肉,快速发往目标城市。

    常规业务如此,常规外也是如此。

    有企业提供的商品份额达不到贸易管理中心的销售份额,超出的部分就会甩出来。

    这部分商品的价格要以市场价格的形式交给经销单位来处理。

    也就是所谓的“尾单”,价格上自然要压低很多。

    津门回收站拿到手,联系各地回收站,会以最优的经销方案吃下去。

    单位吃不掉的,不代表黑市吃不掉。

    最为重要的京城、钢城和津门布局谈完,李学武同娄钰谈起了港城的工作。

    他同于丽讲,娄姐在港城的事业他只当做一场游戏一场梦。

    话是这么说,但自己的财富梦还得做。

    这一次李学武主动干预,要求港城提前布局,一方面拿下零售网络,一方面做空英镑。

    收购和经营零售网络是为了构建与津门贸易管理中心的互联桥梁。

    一定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样才能稳定贸易管理中心所营销的商品渠道不被卡脖子。

    拥有外贸,是贸易管理中心的重要优势。

    这是红星厂经营供应链,拥有现金流,改变行业工业生产模式的一大杀器。

    这个大杀器再辅以联合储蓄银行,真正地做到了贸易体系的构建和质的提升。

    东方时代银行也需要实体经济和庞大的现金流来给航运和房地产行业造血回血。

    娄姐所掌控的东方系会成为一个构联红星厂内外经济贸易的一个节点。

    内联贸易管理中心和联合储蓄银行,外联销售网络和行业核心。

    有了内地的资源支持,东方系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取能量,突破港城原有的资本桎梏,构建和形成新的以银行为核心的贸易经济体系。

    当初去港城,李学武连同娄家以及其他老钱家族,给娄姐凑够了10个亿的起步资金。

    过去的这一年里,娄姐大展宏图,不仅仅在港城站稳了脚跟,还稳固并发展了航运和地产业。

    这一次李学武联系了红星厂和五丰行,以及五丰行背后的体系,带着东方系一起上餐桌,享受了一顿美味大餐。

    开了天眼的他,强硬地要求智库体系配合钢城做好狙击英镑的准备。

    他当然不懂经济,但他给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英镑会在某个日期内崩盘。

    娄钰是不信的,整个智库体系也是不信的,英镑早在十几年前已经崩过一次了,还要崩,那日不落帝国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结果就是,他们不要脸!

    会议桌上,娄钰看李学武的目光里都带着深深的敬畏和意外。

    别说什么掐指一算,更别说什么窥探机密,十二月发生的事,日不落那边九月份都不会有明确的信号发出来,他怎么知道的?

    李学武要做这件事,可是从年初就开始了的。

    别问,问就是核心科技。

    -----------------

    “有钱了,自然要买买买。”

    李学武听着于丽介绍完港城的情况,对着会议室内的众人说道:“女人嘛——”

    “呵呵呵——”

    众人习惯性地附和着发出了一阵轻笑声。

    但是看他们的目光,无一不是满眼的震惊和意外。

    虽然于丽在通报中没有提及具体的盈利数据,但猜也能猜得到了。

    沈国栋盲猜这一次港城净赚500万!

    老彪子说不可能,至少赚了1000万。

    杨二孩儿了解港城的情况,看武哥的好心情,心理预估娄小姐这一次至少赚了两千万。

    二爷是猜不到的,因为他都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只看众人惊讶的目光也知道赚钱了。

    唯独娄钰,他在山上是能够接触到关键信息的,这也是他们在山上下不来的原因。

    智库团队全程参与了这一次的金融大行动。

    注意了,不单纯的是股市,娄姐能联合到五丰行,以及附带的红星厂以及其背后资本,重要原因就是她有一家银行。

    收购来的银行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业务范围广,金融牌照更值钱。

    作为平台,东方时代银行以资本运营的形式,直接参与了这一次针对英镑的行动。

    干净利落的挥刀动作,在英镑萎靡退缩前斩下了最为丰厚的一份肥肉,彻底让港城金融界记住了这位娄小姐。

    很少露面,几乎不参加商业酒会,更显神秘和威力。

    金融市场挥刀斩英镑,转过身来给了股市一记回马枪。

    受英镑市场影响,港城股市刚刚恢复起来的底气,再一次被捅了个大窟窿。

    已经确定股市有回暖的态势,娄姐哪里会放过抄底金融的机会。

    这一次李学武又给了她七个多亿的底气,作为女人,真正地在市场上开始了买买买的大动作。

    “我听说是收了不少地。”

    老彪子笑着说道:“三舅来了消息,他今年不回来了,让三舅妈记得教孩子叫爸爸。”

    “呵呵呵——”

    众人轻笑,都觉得李学武的这些老班底里,闻三儿最有趣。

    “收地是一方面,听说整合了不少房地产企业,吃了前一波地产回暖的红利。”

    沈国栋抽了一口烟,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