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解决方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六章 解决方案 (第2/3页)

钢厂扩产,下午在讨论扩产方案呢。咱们轧钢厂产量太低了,别看有上万人,其实今年产量最多只有一百八十万吨。我们需要将产量扩充一倍,下午讨论到现在才拿出大致方案。”

    这时娜斯佳说道:“确实,你们轧钢厂太落后了,高炉都是几百立方的,太小了,你们全厂产量,还没有我们国家钢铁厂一个高炉的产量高,你们需要建设大型的高炉。这话是伊万博士说的,我只是复述,伊万博士就是我们的领队。”

    听了娜斯佳的话,李昭有点疑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这番话,也不知道她说这话有什么用意,正常人说话不是都应该委婉一些吗。

    李昭不知道她的用意,也只能顺势说道:“我们也希望建设大型的高炉,我们下午就讨论了很长时间的大型高炉,但存在技术难题太多了,我们的基础工业很难支撑我们建设大型的高炉。这也是无奈的事情,我们只有建设一千方高炉的经验,这些图纸我们轧钢厂就有,但建设周期也会是一年以上。”

    “想建设更大的,建设周期会很长,我们需要在建设中一点点的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我们下午讨论了三千方的建设可能,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可能需要五年才能完成建设。而且里面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我们完全没有建造经验,更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这样的工程。而且这样的工程投资也很大,我们现在不敢冒险,需要上级决定。如果要建大型的,那我们估计这几年都是围绕这个做事情了。”

    李昭这时盯着娜斯佳,想看看她会怎么回答,然而娜斯佳的回答却让李昭感到意外,就听她答道:“其实你们现在可以将订单投给我们国家,我相信有不少企业会有兴趣承建的。”这个回答让李昭感到意外,又不算意外,毕竟这个项目算是一个相当大的项目,投资绝对过亿,有人愿意承建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只是李昭不知道娜斯佳为什么这么说,但这个事情也不是李昭能够决定的。更何况李昭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由咱们自己独立完成,一旦选择三千方的,而且建设完成,那么就代表着咱们掌握了大型高炉的建造技术。

    中间更是会产生无数新的技术,也将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一个上亿的项目,在建设以及投产的过程中,将最少带动几个亿的经济活动,牵扯上下游几十家工厂,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说不得就可以救活几十家企业,李昭当然是希望这样的项目咱们自己完成了。几十家企业,最少也是惠及几十万人的大事。

    所以对于娜斯佳的说法,李昭也只是敷衍的回道:“估计我们会建设一千多立方的吧,这个咱们有经验,难度也相对较小。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完成,咱们轧钢厂现在产能缺口太大了,需要尽快补上。”娜斯佳听到李昭的回答也不以为意,继续织着她的毛衣,李昭也快速吃完饭,开始继续加班画图。

    一直到快九点,众人才散场,这时李昭也将自己揣了半天的信封和任命书拿给苏雅看。看到李昭的任命书,苏雅也是异常激动,问道:“亲爱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又升职了?那里是军工厂,你定的级别是什么?”

    听了苏雅的问题,李昭说道:“你先看看信封,那里是张伯伯帮我代领的工资和票,看了之后咱们再说。”李昭这是有意给苏雅一个惊喜。

    果然,看到信封里的金额,苏雅也是惊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