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转贴】金庸天书人物排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转贴】金庸天书人物排名 (第3/3页)

   4-6、少林三老:三老的金刚伏魔拳,张无忌也无可奈何,可见三老武功之高,但是想来三老武功要较裘千仞为逊,为什么这样说,在《射雕》中说周伯通开始奉黄蓉之命找裘千仞麻烦,开始打个平手,然而一使双手互博之术则大战优势,可以想见周伯通不使双手互博的武功当与裘千仞不相上下,使出双手互博虽不能够说两个裘千仞,但是至少有一个半裘千仞的武功了吧,如果说老顽童相当于一个半裘千仞,而裘千仞的武功比三老差的话,则张无忌对付的是三个裘千仞有余,而三个裘千仞相当于两个老顽童,能够对付两个老顽童有余的人?那也就是对付两个杨过的人了,那真是简直是岂有此理了,我相信金老肯定不会把张无忌的武功写的如此厉害,所以三老的武功当在裘千仞之下!具体排名大家见书吧。

    7、岳不群:君子剑的武功排名如此之高,恐怕大家心有不服吧,不过不服也的服,岳不群后面的武功可是能够和令狐冲翻翻滚滚斗上数百招啊。有人说只是占了快的便宜,但是那又怎么样,问题是你能够快吗?古龙的武功中不就强调一个快字吗?只要能胜足以,为什么不将他排在任我行之前,或许真有可能胜过任我行,倒不是因为我偏心,只是就武功见识和悟性而言,岳不群当不及任我行远甚,可能最开始会占便宜,时间一久则难说了。为什么将其排在三老之后,岳不群快则快矣,只是恐怕进不了三老的金刚伏魔圈。

    8、左冷禅:武功比岳不群差已有明证,但毕竟为一大家。

    9-10、玄冥二老:为什么将玄冥二老排在左冷禅之后,这就得说说了,首先三人可以类比之处在于都有类似的阴寒功夫,然而大家都看到任我行中了左冷禅寒冰指之后,合四人之力很长一段时间方才化解,而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又是何等高深之武功,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也是寒冷之至,但是威力好象无如此之强。而玄冥神掌又是二老的拿手武功,而左冷禅之武功倒不止寒冰掌一样,所以左冷禅武功当在二老之上。

    11、小龙女:喜欢熟悉她的人不少吧,排在这个位置有问题吗?

    12、黄蓉:将她排在这个位置大家吃惊吗?喜欢蓉儿的人当不少,熟悉她的人更是不用说了,以蓉儿的资质排在这一位置大家认为合理吗?

    注:黄蓉和小龙女两者的FANS都不少,大家都能够找出很多理由说明一方武功比另一方高,作者在这里如果还要找例子来品评两者武功倒真是贻笑方家了,而例子一旦不对,更将招来骂声片片!至于何者武功为高,黄蓉胜在聪明,小龙女强在专注。一定要作者做个排名,那就只有如上了,及小龙女强与蓉儿,为何?吴清源大师说过一心不能博二兔,技艺一道当为如此,又俗语云:技艺有专攻,如此小龙女武功当在蓉儿之上吧。

    13、向问天:前有明教,中有日月神教,后有神龙教,均为正派人士眼中的邪教,就如国军眼里的**一般,只是正派人士人才凋零远不如邪教之欣欣向荣,试问向问天,杨逍范遥之人才正派能找出几个,向问天我就不多说了,不了解任我行和向问天如同没有读过《笑傲》,没读过笑傲之人便不用再和此人多废唇舌!

    14-15、光明二使(杨逍范遥):两者武功伯仲之间,略逊于玄冥二老,书中已有多处明证,只是杨逍多了一手乾坤大挪移,所以左使排名略微靠前。

    16-19、四大法王:(鹰王狮王蝠王龙王):武功略低于光明二使,排名当如前所述。

    20、林平之:对于学习了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的人,哪怕只一点点,武功都绝不会低的,以小林子独战两大高手而大占优势排名在此应还使绰绰有余的。

    21-22、张三李四:《侠客行》与其它诸书类比之处不多,在一流高手中已经说明张三李四的武功当至少于黄药师六大弟子相当,至少也就是大于等于的意思。

    23、李莫愁:赤练仙子,让杨过和小龙女吃尽苦头的人。

    24、梅超风:于李莫愁武功相当,总体评价可能略逊一点。

    25、公孙止:最讨厌的便是此人,所以也不想多说。

    26、丘处机:表现越来越差劲的人,不过凭借最开始NB的表现还是将他列入到准一流高手之中。

    注: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本人在武功评定中其余书中所举例子都不少,唯独《神雕》中的人物无甚例子可言,一句话,该书武功描述极为混乱,所以本人尽量不采用《神雕》中的叙述作为例子!

    《三》、二流高手:

    其实排到二流高手连我自己的兴趣都不是很大了,在二流高手的排名中我们仅仅限于主角、主要配角或和主角密切相关的人。在排名之前,首先要说明的一点便是在二流高手中的人物将不再牵涉到《射雕三步曲》、《天龙》、《笑傲》、《侠客行》中的人物,其中人物仅限于金庸所著15部小说中余下诸书,而实事求是的说本人对《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都仅仅只看过一遍,印象不深,所以也不敢妄自拿出来比较了,还望真正的高人进行指点,所以现在我们要排名的人物将仅仅限于以下几本书中,即分别为:《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碧血剑》和《连城决》。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这6本书中,除《连城决》外,《书剑》、《雪山》、《飞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碧血剑》和《鹿鼎记》也有着一点的联系,这将有助于我们的评定。而且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二流高手的评定中我们将直接引用其中人物武功最高时的年龄做为评定标准。

    二流高手入围选手共21人:《鹿鼎记》入围4人:分别为洪安通、九难、冯锡范、陈进南;《书剑》入围5人:分别为陈家洛、无尘、赵半山、文泰来、张召重、陆菲青;《碧血剑》入围6人:分别为:袁承志、夏雪宜、归辛树、玉真子、木桑道人和穆人清;《雪山飞狐》即《飞狐外传》入选3人:分别为:胡斐、胡一刀、苗人凤;《连城决》入选3人:狄云、丁典、雪刀老祖。

    注:在以上排名中,有一些人物的武功也非常之高,象袁士霄、胡逸之、梅念笙等人我们都没有提及,只是因为他们在书中所占比重确实不大,连主要配角都算不上,而象穆人清、胡一刀、陆菲青等虽也非主要配角,但却是承前启后非常重要之人物,所以不得不提。由于大都为主角或者主要配角,所以在这里我将不再象以往那般写出入选理由了,直接进行排名。

    二流高手最终排名如下:

    1、狄云:身兼正邪两家之长,已通任督二脉,这也是我在二流高手中除丁典外其余人中没有看到的,所以功力之高不作第二人想。

    2、丁典:丁典当为《连城决》的绝顶高手,拥有神照功功力,琵琶骨被穿而功力不失,能将死人救活,对人通常是一抓毙命,功力高深之极;

    3、血刀老祖:从悬崖跃下而毫发无损,功力之高不难想象;

    注:《连城决》高手占据前三名,且有两名打通任督二脉者,可能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将《连城决》中人物列入准一流高手之中,然而在书中如花铁干这般一等一的高手,居然连天上的秃鹫都打不到,这于《天龙》中天山童姥随手弹起一粒石子射下老鸦功力相差悬殊何以道里计!所以个人认为《连》中高手只能列入二流高手之列,但既有打通任督二脉者,当排名全部靠前。

    4、穆人清:袁承志的师父,他的武功有多高,呵呵,只知道他是书中第一高手,其中表现就在《碧血剑》最后何铁手归入华山门派之后向他突袭那一下就可见一斑了,且《碧血剑》为明末清初之事,略早于其他诸书,所以穆人清的武功当排名第四当无疑义;

    5、袁承志:集穆人清、木桑道长、夏雪宜三人之长,武功当仅次于穆人清;

    6、夏雪宜:很多人都佩服杨过的率性而为,狂放不羁,痴情专一,然而我认为杨过所有的夏雪宜都有,杨过没有的夏雪宜也有!杨过率性显假,狂放不够,痴情做作,而夏雪宜却是真正的率性而为,道地的狂放不羁,绝对的痴情专一!我欣赏夏雪宜远胜于那个无数人倾慕的杨过,《碧血剑》全书中我最欣赏的也便是这个金蛇郎君,就聪明才智夏雪宜也绝不在杨过之下,同样的自创武功,当然夏血宜的武功远较杨过为逊,然而那是两本书的不同,如果说杨过是金老刻意斧凿出来的人物,那么夏雪宜则是金老无意插柳的妙人。所以夏雪宜当与任我行、向问天一样为绝顶人物;

    7、胡一刀:与萧峰一样是真正的大侠,一在宋,一在清,时间虽隔近千年,却交相辉映,与夏雪宜同为绝顶人物;

    8、归辛树:神拳无敌,武功之高不用多说,《碧血剑》、《鹿鼎记》中均有描写,然而就武功而言我认为他可能会较他那位身兼正邪两家之长的师弟略逊;

    9、洪安通:神龙教主一人力敌《鹿》书中四位一等一的高手且占有优势,武功当绝不会差,不过可能会较归辛树梢梢逊,《鹿》中有隐晦笔法,细看当可看出,这里不再详叙;

    10、木桑道人:阿九的师父,武功自然不会差了;

    12、玉真子:好色淫徒,在皇太极面前颜面丢尽;

    12、独臂神尼:尽得木桑真传,武功想必也不会差;

    13、陈家洛:红花会的总舵主,武功还用多说吗?

    14、苗人凤:与胡一刀武功在伯仲之间,差距就那么一点点;

    15、胡斐:与他老子一样的绝顶聪明,不过武功已有明证,当与苗人风相当;

    16、无尘:陈家洛武功尚未大成以前,此老武功当为第一;

    17、文泰来:奔雷手,在红花会中就对张兆重而言,他和无尘是唯一占有优势的两人;

    18、张兆重:《书》剑中反派第一高手;

    19、冯锡范:一剑无血还是有些真才实料的;

    20、陈进南:于冯锡范武功相当;

    21、陆菲青:武功于还未大成时的胡斐相若,所以排名靠后。

    排名就此全部完毕,欢迎大家指正!

    ————————————————————————————————————————————————————————————————————————————————————————————————————————————————————————————————————————————————————————————————————————————————————————————————————————————————————————

    看了网友的回帖,大致在这两方面存在分歧:一是认为对段誉的排名过高;二是认为将张真人的排名过低;在这里我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说说段誉,段誉的武功到底有多高,起码有一点大家必须承认,那就是他们三兄弟武功至少是一个等级上的,主要是谁高谁低的问题,由于他们三兄弟之间都没有交过手,所以只有寻求与他们都交过手的第三者以及他们自己心中的想法来评论。在段誉与虚竹之间与他们两个都交过手的有一位同级别高人,那就是鸠摩智大师!鹫摩智在最开始也就是天龙寺中便已经与段誉交手,当时鹫摩智是眼看有些抵挡不住,想法是不知哪里来了个青年高手,恐怕今日要自取其辱,而当时鸠摩智施展的是自己最拿手的绝技火焰刀,但是也不能就此说鸠摩智武功在段誉之下,因为鸠摩智毕竟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对段誉的胡点乱刺也认为是自创新招,当然在这里我们起码可以看到就武功而言此时的段誉当不弱于鸠摩智,所以换句数学术语来说也就是大于等于的意思,段誉和鸠摩智就说到这里。然后就是在少林寺了(这时时间并非相隔很长,鸠摩智武功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在少林寺中,也是虚竹武功基本上已经大成的时候(当然此时他还没有尽窥灵鸠宫秘奥,不过武功相当于顶峰阶段的90%是有了)此时虚竹和鸠摩智交手大概是五五开,或者说是5、5:4、5,书中描述的很详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当时鸠摩智动刀是出于心中不耐,因为老是一只手被抓,当时他想使用火焰刀应敌,在鸠摩智于虚竹交手的过程中,他既然这样认为以火焰刀方可应付强敌,那也就是说据他在与虚竹中的打斗中估计,用上火焰刀的话,至少不会输。我们再假定这是鸠摩智的想法可能有高估火焰刀之嫌,那也就是说如果鸠摩智一开始便用上火焰刀绝技或许会和虚竹打个平手,当然这时候虚竹和前面的段誉一样都还不擅实战,由于两者都不擅实战,那么通过与鸠摩智的打斗两人武功此时应在伯仲之间。再往后看,虚竹后来是尽窥灵鸠宫秘奥,武功当然有所增长,但是我猜测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可能也就是从90%提升到100%而已,而段誉却是吸取了鸠摩智毕生功力,鸠摩智功力与前面他们两人相当,而段誉在吸取了他全身功力之后,可以想见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虽不能够说翻了一倍,但起码功力增长了80%有余,而在内力决定武功高下的《天龙》一书中,这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点!看了虚竹与段誉再看乔峰与段誉,在少室山一役中,看到段誉和慕容复大战,乔峰的看法是如果自己与慕容复异地而处,恐怕也难以抵挡,当然这里的看法未必准确,乔峰突见六脉神剑实战时的绝技自然有高估之想,二是心中原来就思念阿朱,认为阿朱之死与怕自己受大理高手报仇有关,所以自然而然认为段誉的六脉神剑恐在自己之上。这里本人认为乔峰武功当在段誉之上,不过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以乔峰的看法至少段誉与他就武功而言在伯仲之间了,同样的理由,后来段誉吸取了鸠摩智的全部内力,乔峰后来没有评论,但是看段誉为父母报仇时,根本是脚已经受伤不能动弹,仅凭手指轻弹便已经杀的慕容复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了,所以此时段誉武功较少石山还需要乔峰指点方能够从容取胜时候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个人以为段誉武功也当在乔峰之上。

    说完段誉,再说张真人,其实原以为大家认为我将张真人排名高了,但想不到大家都认为我排名低了,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自己当然很高兴,因为本人也是张真人的崇拜者!然而就《倚天》中的描述来看,以我个人看法金庸并不准备象描述无名老僧一样将张真人当作接近于神的人物来描写,首先他对张无忌年幼时候的病没有任何办法,且放在怀中暖张无忌时,时间一长自己也受不了,这是对张真人凡人描写其一,二是被打伤,同样出于偷袭,鸠摩智的无相劫指根本攻不破无名老僧的气墙,而空相却能够一击得手,当然大家会说张真人是心智恍惚之时候,但是后来无名老僧以胸膛硬接萧峰一掌,想萧峰的武功肯定比空相高多了吧,然而给人的感觉是无名老僧仅仅断了几根肋骨,吐了几口血而已,其他表现和不受伤没有一点区别,而张真人在受伤之后认为如果和阿二比拼内力的话就万万不能够过,实事求是的说《倚天》中的描写确实没有把张真人描写的如何特别的高出一筹,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过我个人认为以个人修为和武学天赋而言,张真人绝对可以与达摩老祖相提并论!

    在外面的几个回帖中看到有些人对阿青似乎还不大认识且多位贬语,甚或有人以数学公式的形式算出一个郭靖相当与十个阿青,或者说江南七怪、黄河四鬼之流也可于万军对抗,我不是阿青的拥蹵,但既有如此说法,也就有必要为阿青说说话了,我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在《越女剑》一书中已经明确说明是了是1000剑士、1000甲士,不管你用什么公式算,包括什么接触率等等的,起码这是实实在在的2000名战士,既然是越国第二人可以调来的战士来保护自己生命的,那么这2000人必不会是疲惫之师,或许相当于后期的绿林军或者大卫高手,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想必不会差,且剑士是专门使剑的战士,再则一些人拿赵云打比方(当然赵子龙我是很佩服的)说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然而忽略了几个重要因素是一是曹操不愿意杀,二是赵子龙骑马身批铠甲,手持宝剑和长枪,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阿青穿的仅仅是一件普通的绿衫且拿的仅仅是一根竹枝,更重要的是只听见兵刃落地的声音而毫发无损,那么多人砍下来,冲杀出来,或许以后的楚霸王项羽身披铠甲手拿重剑也可做到,但如阿青这般仅凭一根竹枝毫发无损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到把。金庸在书中的形容是只听见兵刃落地的声音,便如一条极长的蛇飞快的游来,既然是“极长”的蛇想必阿青是一路打断所有人的兵刃过来的,否则当不用极长二字!而且阿青进来也是飞了进来。在我细读金庸作品中,能够在这么多军人中来去自如的只有三人,也就是乔峰三兄弟,但是以乔峰的武功看他擒王那一节是非常惊险,哪如阿青这般轻松。如江南七怪、黄河四鬼之流在万军中来去自如恕在下眼薄确实没有注意到!再则我觉得金庸书中恐怕就是将阿青作为一个传说来写的,否则阿青怎可能令金庸最佩服的人物大智大勇的范蠡害怕到如此程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