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史诗副本 (第2/3页)
徐天留下杜畿,管理四分之一个洛阳城,然后准备返回常山国。
孙坚出任河南尹,镇守洛阳,节制四大诸侯留在洛阳城的少数兵马,牵制董卓,防止董卓卷土重来。
孙坚也有自己的兵马,驻扎在洛阳城附近的小型城池,威胁关中。
孙坚率领一众部下,来送徐天:“董卓未灭,随时可能东进,我会在洛阳,时刻监视董卓。如董卓果真东进,还请义弟发兵支援。我一人,难以抗衡董卓。”
“义兄放心镇守洛阳,实在不敌,还可以前往常山国避难。”
徐天对孙坚选择在洛阳城镇守,并不意外。
孙坚还在想着讨伐董卓,只是实力不够。
有孙坚在洛阳顶着董卓的压力,对于关东群雄而言,这都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
否则,董卓每个月派兵出虎牢关扫荡,关东群雄都不敢内战。
徐天尽量拉拢孙坚,孙坚镇守洛阳,相当于为以后布局。
“子云请留步!”
这个时候,一个洛阳的文官脚步匆匆,拦住了即将返回常山国的徐天。
徐天有几分意外,却是原来的常山相孙瑾。
孙瑾唏嘘道:“董贼掳走天子和百官,我侥幸逃脱,愿前往常山国避难。”
孙瑾要来投靠自己?
话说起来,徐天投靠大将军何进,顶替孙瑾担任常山相,孙瑾才会陷入如此处境。
如果孙瑾前来投靠,在常山国担任县令或者田曹等职位,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孙瑾作为前常山相,拥有73点基础政治值。
同时,孙瑾拥有“郡国治理”(蓝色内政特性)、“兴修水利”(蓝色内政特性)、“治安维持”(蓝色内政特性)等内政特性。
“如孙大人不嫌弃,不如暂且委屈,担任常山国一县令,将来有机会,再升迁太守。”
徐天目前只是常山相,所以只能给孙瑾县令的官职。
“逃荒之人,岂有诸多要求?如此即可。”
孙瑾也知道,现在徐天才是常山相。
董卓破坏了汉帝国原本的统治体系以后,什么三公九卿,如果没有掌握实权,那么屁都不是。
乱世,有兵有权,才是王道。
收下一个还算不赖的文臣,徐天的文臣班底从萧何一个人,扩大至萧何、沮授、杜畿、孙瑾四人。
乐毅、陈庆之等武将,实际上也可以治理一方。
“义弟,告辞。”
孙坚抱拳。
在孙坚身边,年少的孙伯符,瞪着徐天。
还有一个挂着鼻涕的、年纪更小的小屁孩。
此人来头不小,亲射虎,看孙郎,孙权是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