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五十节 (第3/3页)
物资的交汇地,商业位置极其重要。
此刻,秣陵城仅仅是个小城镇,驻军不多,居民不众,看着青州兵陆续登陆,刘备嘴边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有了我强大的青州水军,经过这一次突然登陆,估计今后孙权要是不搞好青州的关系,决不敢迁都秣陵。”
河岸边,登陆的青州兵保持搜索队形像一浪浪波涛般向前涌动,第一排士兵手持鹭型盾迈步向前,十步一歇,成蹲姿,盾后,左侧为一手持圆盾的格斗兵,右侧为一弩兵,两人随盾起伏,蹲坐。第二排士兵,自鹭型盾的空隙中,前行十步,复保持蹲姿。第三排士兵再度越出……如此反复,整个青州兵队形像起伏不定的波涛,滚滚向前。
秣陵城门,守门士兵从刚开始的震惊中平复,随即声嘶力竭的高喊:“敌袭!敌袭!关城门!”
一名秣陵尉官呆了片刻,马上抢步上前,以刀背重重责打发出警讯的士兵,:“乱叫什么,没见到对方打的是熊旗吗?中原大地,除了玄德公外,谁敢打熊旗?各位,列队恭迎玄德公入城。”
城门士兵迟疑着,磨磨蹭蹭的站成了两列纵队,垂头丧气的等候着青州兵入城。一名城门士卒不甘心的嘟囔着:“以前看着青州商人觉得他们就够趾高气扬的,今日见到青州兵,方才明白青州商人实在是谦逊——什么叫拽,这些青州兵才叫拽。”
层层递进的青州兵杀气腾腾,在秣陵守卒面前个个显得如狼似虎。城门守卒们既羡又妒的望着青州兵推进,全然没有反抗之心——毕竟刘备名义上还是孙权的盟友,高层发生的芥蒂,底层士兵哪里清楚。
不一会,青州兵开始依序入城,刘备骑着一匹赤色战马引领着部下走入城门,刚才那名责打城门守卒的秣陵尉官啪的一个立正,右手击胸,行了一个青州军礼:“向您致敬,我的主公。”
刘备闻言,勒住了马缰,上下打量着那名尉官,缓声问道:“青州人?报名!”
那尉官直挺身子,再度行一个军礼,高声响应:“青州北海郡视同功民张狗儿向使君大人致敬!”
所谓视同功民就是青州的雇佣兵,在扬州地界立了战功之后,依据刘孙协议回家乡登记后,被青州承认功民身份的人,视同功民也叫侍公民、准公民,与青州本土公民享有等同的阶层待遇,但没有被选举权。
刘备缓缓的挨个打量着城门守卒,下令:“张狗儿,带陈到将军接管秣陵城防,自今日起,秣陵城在我的管辖之下,秣陵士兵汰弱留强,编入青州兵行伍。”
城门守卒发出一声压抑的欢呼声,旋即又想起青州军律的严苛,竭力停止身板,保持着军容。
青州士兵待遇之丰厚,天下闻名,延续着秦律的《军功赏罚律》是平民百姓摆脱低贱身份的最快捷路线。只有在青州,武士的待遇才等同于文士,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升迁的机会要多于文士。大字不识没什么问题,只要你有一身好力气,进入军队,边战斗边扫盲,服役结束后,只要通过考核,就会成为官老爷,相反,文士的升迁途径极其狭窄。天下士卒哪个不渴望摇身一变,成为青州军士。
刘备昂然入城,鲁肃急忙接手整编秣陵城士卒。刘备在秣陵城府衙饮尽一杯热茶,随即招呼众将:“人常说:迅雷之下不及掩耳,我军的行动必须迅速,鲁子敬之才我可以信任,留他在秣陵建设我军后勤基地,随行的商队也全部留下,此地,今后就是我青州货物的中转站。各位补充完给养,今夜好好休整,明日一早起锚,目标武昌城,沿途不再停留,通知下去,调近卫军进驻秣陵,让武进城的退伍兵招收佣兵,帮助守城。部队行动要快,马上下令,全城封闭,禁止船只离城。”
ps:请投vip票!请参与新书调查,谢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