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四十九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四十九节 (第2/3页)

权、没有人生自由的人。奴隶社会是在演化的,对于人生自由来说,最早的奴隶是在监工的皮鞭下工作,接守监工的监管。后来,奴隶主发现这样的工作效率太低,于是就恢复了奴隶的部分自由,改为“出生地监禁”。

    出生地监禁,就是设立一种制度——户籍制,让奴隶在出生地可以自由活动,迈出出生地就必须向地方官员申请,而地方官员一般不批准这种要求。对于私下里迈出出生地的人,早期的奴隶社会是采用逃奴追杀的方法。随着奴隶制的演变,最后变成“收容所制度”,通过收容所来惩罚离开出生地的奴隶。

    至于财产支配权,最早奴隶所获全归奴隶主,后来,奴隶主留下了仅够奴隶生存的生活物资,但奴隶没有权力拥有财产,任何时候,皇帝或者皇帝委任的官员都可以冲进奴隶的家中,把奴隶的所有财产掠夺一空,把奴隶的妻女占为己有,或者,把奴隶最大的财产——房屋强行拆除或者占有。

    刘备可以容忍南方孙氏存在自己的统治权,但据不容许南方政局不进反退,进军南方,就是体现自己的武力威胁,像巴西鱼进入南方水域,逼迫慵懒的鱼群活动起来。不管采用何种政治体制,一定得比豪族把持下的奴隶制更好的体制才行。

    乘此机会,刘备接过皇帝的诏书,细细阅读起来。稍后,刘备突然将诏书摔在桌上,巨大的声响震惊了大家。

    “诏书上没加盖丞相印信,马上驳回诏书,补上印绶后,在传递回来。”刘备厉声说道。

    众人瞠目结舌,沮绶一声轻笑竭力化解着尴尬的气氛:“丞相负责制,这种征讨诏书原本该经过丞相之手。”

    说着,沮绶从桌上拾起诏书,翻看着,草草看毕。沮绶觉悟了:“信后,皇上要求青州敬献贡品,车马、衣物、绫罗绸缎等索求太多,一定是曹操看后不愿盖章,想要置身事外。”

    刘备面沉似水,一拍桌案说道:“要我们出兵打仗,我还没问他要军费呢,他竟敢问我来要东西。对了,升平(高堂隆)呢,刚才是军议,你可以沉默,现在是文事了,你必须发表意见,你说吧。”

    堂中的阴影里,高堂隆和尹东正打着盹,听到刘备的话,茫然的问:“什么?”

    沮绶递过诏书,解释着,高堂隆考虑片刻回答:“百姓既已纳税,这些贡品是否敬献,纯属自愿,圣上索要不好拒绝,可以计算好价格,从今年税负中扣除。”

    刘备面容沉肃:“兵者,国事也,贡物,私欲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的税负是交给国家的,不是交给个人的。军费从税收中扣除,合理合法。皇帝要的东西嘛,既然已经拨付给他内币了,让他自己掏钱来买,钱款到位,我给他开招标会采购,没有钱,免谈。我不可能为他个人的私欲从国税中扣钱,这国税是养活官员、维持官府运行的,不是给他个人缴纳的私房钱。把这诏书驳回去,就这样回答。”

    高堂隆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严肃的说:“主公,休的出此无父无君之言,臣不愿与闻。天子向臣下所要贡品,自古以来皆如是,我等自税负中扣除贡赋的款项,已经是逾越了,再要求天子为此付款,恐怕天下士人难以理解,主公岂不要背负天下骂名吗?”

    高堂隆在话里暗示用扣除赋税的方法,让丞相府出面,限制皇上的花费,骂名由曹操承担,而刘备的打算,则直接与帝权冲突,让皇帝尊严尽失,而曹操则袖手旁观,甚至可能乘机煽动天下士人的舆论趋向。

    不过,刘备的打算是最终确立“国家”概念,让皇帝的帝权与国家的权力分离,让百姓本着契约精神对待官府,对待自己缴纳税收养活的政权,所以,必须把皇帝从国家权力体系中剥离。

    刘备必须坚持这点。

    “那么,我退让一步,皇帝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