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三十八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三十八节 (第3/3页)

出售特许权的,比如,粮食。此外,没有刘备作公证人,皇帝即使想出售特许权,也无人敢买。获得特许权的都是青州商人,其他郡商人想要重复购买特许权,却都顾忌到刘备凶恶,特别护短,万一惹出事来,他会毫不顾忌的打官司、动武力。

    皇帝默认了需要花钱买东西的做法,自此之后,大汉历代皇帝摆脱了强盗的身份,不敢再明抢明夺百姓财产。若干年后,有人问起皇帝最后悔的几件事是什么,皇帝很郁闷的回答:他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回宫后,收了青州商人的钱和东西,从此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拿人手短,吃人手软。

    正午,刘备与公卿大臣们在皇帝的二楼小客厅坐在新椅子上,在新摆放的桌子上,用新盘子、新碗吃了一顿畅快淋漓的美餐,心满意足的辞别皇帝,步出宫门。

    众公卿在卢植的引领下,飞奔向步广里,抢占房屋,刘备一拍曹操的肩膀,止住了他的脚。

    “孟德兄,你的侍卫在哪儿?”

    曹操疑惑地摆手招过侍从,刘备低声道:“随我来。”随即拉着曹操走向宫门旁的一溜马车。

    “这位是青州大相国高堂隆。”,刘备拉过一个黑瘦的汉子介绍道:“我等在函谷关停留十余日,就是为了等待高堂相国赶到洛阳,这些马车里是我今年四州的税赋,我提前交给你,明日朝会,我推荐你为大丞相,剩下的戏你自己唱,后日,我青州开始撤兵。”

    “真走?”曹操半信半疑,刘备摆出一付咄咄逼人的姿态,令公卿大臣和皇帝虚弱寒蝉,本以为他也有董卓之志,没想到他真的毫不留连的走开。

    “兄台,这一走,岂不把我架在火炉上烘烤?”曹操隐隐约约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却怎么也捕捉不到灵感:“慢着,玄德公,我来上朝身边只带几名侍卫,如此众多的金银,恐怕看不过来。玄德公还是分派些人手,把它一路护送到我安歇之处,如何?”

    刘备拉着高堂隆语态轻松地说:“皇宫对面,昔日永安宫所在的位置是丞相府,孟德兄可去那里安歇。马车上有我的徽记,洛阳来往的多数是青州商人,你若遇险,吼一嗓子,会有很多人跳出来拼命,兄只管去,无人敢挡这些马车。”

    说罢,刘备与高堂隆扭头就走,才走几步,一名商人迎上,连声呼唤:“主公,你不记得我了吗?我乃涿郡老兵,追随主公到了青州,以功民身份退役,现在洛阳开了个小旅店,小店靠近洛水,有一个码头,主公今晚到我店中安歇吧。”

    刘备止住了脚步,上下打量着那人:“涿郡老兵?我记起来了,你叫李福,在张翼德庄园附近住,我记得你退役后安排在广饶城,东莱郡还有一片田庄,快过年了,怎么还四处乱跑?”

    那老兵“嘿嘿”地笑着,另一名在广场迎候的青州元老急忙插嘴道:“主公,青州商社已为主公安排好住宿,高顺将军已带人住进去了,商社房屋宽大,禁卫容易,主公还是去商社安歇吧。”

    刘备摇摇头:“涿郡老兵随我征战多年,活下来的也没多少,好容易遇到一个,正好叙叙旧日情分。升平(高堂隆),你去商社安歇,告诉张飞一声,有老乡在此,叫他过来喝酒。”

    刘备随李福而去,曹操侧耳倾听这一切,目视刘备远去的背影,目光深邃,暗暗的点点头。

    第二日,朝堂之上,刘备果然如约提起大丞相的推荐,曹刘合兵一处,不由得朝臣不答应。最终,确立了以曹操为大丞相,皇甫嵩为司徒(内政)、卢植为司空(新划职权范围为刑律、司法)、杨彪为太尉(军事)、公孙瓒为持金吾的官员体制。在这里面,卢植获得了刘备的大力支持,从青州抽调王烈作为辅助,迅速地建立起一整套司法官员体制。

    皇上回归东都洛阳,按祖制改年号为建安,在刘备的坚持下,年号改变自第二年开始,当年人称为兴平二年,同时采用双重记年法,用数字记录年历,该年为大汉历401年。

    朝堂之上,同时还讨论了变革律法的问题,对于青州律法进行了部分采用,至此,强盛的大汉框架已经搭出,剩下的就需要历代丞相不停的添砖加瓦……

    ps:多投vip票,并参与读者调查,谢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