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三十五节 (第3/3页)
张。而刘备正感自己扩张太急,这次救回皇帝,以青州兵十年的教育,在皇权面前只剩下唯唯诺诺的份,既然是这样,不如缩回手脚,保持一种“光荣割据”的局面,全力发展青、冀、并、幽四州,让这四州百姓对自己的政策产生发自内心的拥护,并以此培养他们特殊的荣誉感,然后徐徐筹划……
南方,罗马帝国每年一亿金币的交易量正在等待青州商贾,只要占领沿海,引领我们的民族走向海洋文化,就是胜利。中原尺寸之地,何必太在意。
“这个,玄德公既然答应了,那么,青州八倍税赋,冀、幽、并三州五倍;徐州临淮地界天下粮仓,五倍之;扬州孙策新占之地,三倍吧;交趾新占地界,二倍如何?”
刘备轻笑道:“曹公还是过贪,青、冀、幽、并四州加赋如此之重,曹公领地打算加赋若干?”
提起这个,曹操气不打一处来:“兖州新遭战乱,玄德公又掳去我观县百姓,濮阳以北为之一空,兖州若要加赋,还我观县百姓来。”
刘备凑近曹操耳边,低声说:“你这几年可曾听说刘玄德取去的东西,还有归还之事?孟德兄不告而入我泰山,我只是取一点利息而已,兄不必难受,天下间被我取走利息的人,不只兄台一个。”
不等曹操反应过来,刘备断然说:“这样吧,我也不再纠缠,给你亮出最后底线,青州可以加赋五倍,出云城三倍,其余三州五年免税期未到,维持原来税赋,马韩国嘛,比照并州纳税,九州岛地狭人稀,所得税赋均来自贸易,百取其一,五年之内税赋为一船货物。
益州新定,琼州渺无人烟,五十年之内免征税赋,五十年之后在议税额;徐州嘛,正在爆发瘟疫,我大教宗还在该处救治,今年税赋全额缴纳已属不易——就暂定为今年全额,明年再议;扬州、交州,我建议今年暂不交税,明年税额再行商讨。
此外,税赋是缴纳给国家的,是用来维持官府运转的。我建议:在丞相负责制下,确定一个每年皇室开销的额度,这笔钱可称为‘内币’,由皇室作日常费用,而皇室警卫费用仍由国家负担。皇帝钱不够花,可申请朝廷拨付,给与不给全在于朝廷。”
曹操心中一动,刘备最后说的这个主张是限制皇权的一个做法,手中无钱,皇室怎样扩大影响力,收买人心,最终,皇权将与国家的权力分离,皇帝仅仅成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亦即所谓“天下共主”。
谁不希望自己的权力最大化,谁不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皇权的干涉,一代枭雄的曹操对此建议非常欣赏,可心中仍暗自发寒:“刘备好阴险,他推我当第一任大丞相,却又如此变革律法、更新体制、消弱皇权,这不是让天下骂名由我背负。十年后,他再来捡这个现成的便宜。”
不过,十年后的事情,谁能料到?若是十年培植势力,仍胜不过这个刘备的话,那么让出丞相之位,也理所应当。
“我不信,我十年努力仍比不上刘玄德。有大丞相这个舞台,有青州的示范政策,我不信我的才能比不上刘备。”曹操狠狠的点了头,下定了决心——每年划定拨付皇室“内币”的额度,那么剩下的钱不是由官府支配吗?官府是谁?不是由大丞相主管吗?自己只要稍稍向领地内倾斜一下,就不信十年发展,自己的领地还不繁荣。
曹操意识到大丞相权力肯定会受到刘备的限制,但尚未明显意识限制在哪里。
刘备满意地看着曹操的表情,心中非常自得:曹操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是个有魄力和理想的人,也是在三国时代最想改变社会的人。按照真实的历史,唯独曹操在三雄中,对政体的变革力度最大。然而,历史的局限性使曹操未能完成他改变社会的宏图大志。现在,有了刘备限定的框架和青州的示范效应,曹操足以完成社会改革的重任,曹操会砍倒一切荆棘,为新政扫清障碍。而刘备就可以全力南下,促成几大文明的交流、交汇。这是曹操的野心与**交织下的必然——毕竟,目前的新政看来是扩大丞相的权力,限制皇权。
然而,正因为历史的局限性,曹操没有觉察司法独立后对官员体制的冲击……
ps:身体极不舒服,写作不仅需要才能,最重要的还需要毅力。多多投vip票支持商业三国!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