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八节 罗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八节 罗马 (第2/3页)

的军事力量怎样?”

    秦论答:“强大无比”。

    经过凯撒的军事改革,罗马军团缩编为3000余人的团队,当时,罗马每个行省有5个军团人马,中央省(罗马地区)有20个军团,大约6万常备军。不过,不能以常情衡量罗马人,布匿战争时期,罗马的人口只有30万,但罗马征召的自己与同盟的军队达到了70万。

    大约就是秦论来青州的第二年,公元192年,康茂德皇帝被军官杀死,元老院推举艾尔维尤斯.佩尔提纳克斯当皇帝。佩尔提纳克斯威信不足,被军官杀死(电影《角斗士》中的皇帝),罗马皇位被拍卖,出价最高者为商人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拍卖后,军官们各自不服气,另外拥立了三个皇帝。

    经过一年的内战,买下罗马皇帝位的迪迪乌斯.尤利亚努斯,以及罗马各省总督拥立的皇帝佩申纽斯(叙利亚行省)、克罗洛斯.阿尔比努斯(不列颠军团)都被塞普狄米纽斯.塞韦鲁斯皇帝(潘诺尼亚军团)打败。自193年开始至198年,是塞韦鲁斯皇帝一人执政时期,此后,塞韦鲁斯皇帝感到帝国太大,他一人精力不够,故此任命了另一个皇帝安东尼,罗马两皇并存的局面由此开始,后来,罗马帝

    开始分为东、西两个帝国。

    “万神庙还好吗?”刘备轻描淡写地问。

    秦论略略有点吃惊,他怎么知道70年前建成的罗马万神庙?正盘算期间,突然回想起:有传闻刘备的师傅泰山老人是自海外归来的。秦论平定了一下心绪,答:“宏伟雄峻,那真是神的殿堂。”

    罗马万神庙是当时穹顶技术最高成就,其穹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罗马人使希腊柱式结构与拱券创造性结合在一起,作为拱券式殿堂建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建筑之一。

    秦论用梦呓般的语气回忆着:“它雄伟的门廊,由两排科林斯式的柱子(每排八根)支撑着一个半三角形额墙的门廊,跨度有30多出云尺(33.5米),深度近20出云尺(18米),后部是巨大的圆形神殿(直径为43.2米,墙厚为6.2米)。高大的穹顶下,四周无一窗户,唯有从圆拱的天窗射入日光。

    人在这个圆顶下,好象处在一个厚重的围壁包护之中,令人心中涌起一种恒定、宏阔的神秘印象。在殿中祈祷,任何细小的声音都可以引起巨大共鸣。仿佛是神灵在侧耳倾听。”

    不错,正是此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却又让人感到有无比的压力。

    管宁在附近听到了秦论的夸赞,嗤地一声讥笑说:“蛮夷也知道建房子,我们的雷楼比得上万神殿吗?”

    秦论不答,刘备岔开话题,接着问:“哈德良离宫还在吗?”

    著名的哈德良离宫就是别墅的鼻祖和典范,也是罗马帝国的繁荣和优雅在建筑上的体现。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是券柱式技术成熟的实例。

    秦论惊讶地瞪大眼睛:知道罗马万神庙并不难,地中海甚传着万神庙的大名。但知道建于60年前的哈德良离宫,则除非是亲身到过罗马的人。泰山老人到过罗马?——那刘备肯定深知罗马的根底。

    秦论收拾了思绪,乖乖地回答:“哈德良离宫,那是世上最美的宫殿,她还依旧美丽动人。”

    “听说,这些建筑都是基于200多年前,维特鲁威著的《建筑十书》里的建筑理论建成的,你知道罗马的维特鲁威和他的《建筑十书》吗?”刘备问。

    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学著作,中国类似的著作写成于此书1200年后,是北宋徽宗年间的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也就在那个时代,张择端绘制了描述开封汴京风土人情、建筑特色的《清明上河图》,法国建成了巴黎圣母院。

    《建筑十书》说的是建筑中的力学原理,以及大跨度券柱式建筑的承重、跨度、拱梁计算方法。《营造法式》说的是建筑中的技巧。黄河隔断了刘备治理下的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