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四节 尊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十四节 尊严 (第2/3页)

上半年,他们就会知道,即使在蝗灾发作时,青州仍可以养活十万青壮。另外,在青州劳作期间,他们虽然不得薪酬,但在与我们的百姓与流民并肩工作时,会记住青州官府修建各项设施时,不是征发民夫让他们免费劳作。而是:在青州治下的百姓,他们每项工作都会换来相应的报酬。这就是青州的契约法则。

    等他们回到兖州后,这十万青壮就是十万只老鼠,他们已被我们洗了脑,对现实稍有不满,他们就会怀念在青州的日子,越是远离青州,他们越会怀念自己的青州的生活。随后,这十万青壮就是十万个向我们通风报信的奸细。曹孟德再想反复,难。

    至于说到粮价吗,青州的粮价不会大涨,这是蝗灾才起,再加上今年休耕,百姓恐慌,因此稍张。

    我们有一个三韩作依托,蝗虫不可能越海而去。辽东,乐浪,气候寒冷,蝗灾也不会蔓延到那里。等到这三处秋粮下来,粮价自然稳定。另外,我们还守着一个大海,一只鲸鱼相当于百头牛,粮价上涨,渔业就必定扩张,我们什么时候能把大海吃尽,青州才会缺粮。我们能吃尽大海吗?”

    田畴再问:“蝗灾大起,大战才停,我们本应该休歇民力,若在大修土木,岂不让百姓雪上加霜?”

    看来,田畴虽然聪明,但他还不明白赤字财政的道理,蝗虫吃尽粮草,民间的大部分财力都用于购买食物,维持生存。这时候,就必须由政府给他们创造挣钱的机会,让他们有能力,购买食品,甚至进一步的消费。赤字财政才是应付灾害的唯一办法,单纯的赈济只会增加人们不劳而获的想法。

    上帝只帮助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救,自己奋斗不休,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大灾之下,正是培养人奋斗精神的时刻,要让青州百姓养成,只有双手劳作挣来的钱才最光荣的观念,这才能从骨子里面再树民族奋斗不息精神。

    “子泰,大灾过后,民间财力匮乏,这时候,官府必须让百姓有财力养活家人,无缘无故的送钱给他们,这不符合契约精神。这种单纯的施舍,会让百姓与官府之间地位不平等,会养成百姓的奴气。

    青州兵凶悍著称于世,因为什么,因为青州兵有荣誉感,荣誉是千百金也买不来的。为了维护他们的荣誉,我宁愿花费金钱,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体面地获取自己的收益。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保护了他们的荣誉,今后,他们与官府的交往中,仍是一个平等的、有尊严的人。

    这样,对内,贪官不敢践踏他们的尊严,我们管理政府的运行,花费的成本就要小得多——因为没有贪污。对外,为了保护家园,为了保护给予他们尊重的官府,他们就会奋战到底,不死不休。

    有了这一点,中原争霸,我有什么可畏惧的?有了这些百姓的支持,谁敢再窥视我青州?”

    田畴恍然:“畴身在青州多年,今日方知治国之本。主公放心,我一定叮嘱下面人。”

    七月一日,刘备回到广绕。大教堂内,尹东屏退所有人,静候刘备的到来。

    “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之上,可好?”尹东劈头就问。

    “当然。”,刘备见到尹东这架势也屏退了侍卫,孤身走入了大教堂内,边走边答:“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曾说过:‘社会生活依赖于道德原则,而所有的道德原则又不可能离开宗教。’,确立宗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人的道德约束,若这道德约束受到行政干预、受到政治影响、受到高官显贵们的左右,被他们任意歪曲和编造,那么这样的道德律,不要也罢。”

    尹东再问:“世俗的权力止步于教堂的门外,可好?”

    “当然。”,刘备东张西望的寻找着椅子,顺嘴说:“宗教的权力必须获得尊重,才能制衡无限膨胀的军权。另外,任何时候都不能保证强权的不存在,教堂作为百姓最后的避难所,世俗权力应该尊重教堂的避难权。战火、刀兵应该止于教堂之外。教堂应该是人类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