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五十九节 对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五十九节 对阵 (第2/3页)

攻击常山国,彻底占领张燕老巢。让袁绍以为我军是为了剿灭黄巾残匪,才借路中山国。

    至于张合本军,必须夜行晓宿,穿越巨鹿郡前,不得暴露行踪。

    我军占领常山国后,可命令三韩部族兵继续前进,进入并州燕门郡,封堵匈奴左单于于扶罗北逃路线。这样一来,我们的势力范围就与匈奴的人马接触,主公可以随时到于扶罗那儿串门。”

    刘备感激地望着田畴,只有这位前军师还念念不忘刘备的私事,若是今年完成这一攻略,秋天草茂马肥,按惯例,匈奴又要开始抢劫。那时,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讨伐于扶罗,向他要人。

    刘备的青州兵在盘河南岸,每日懒洋洋地造桥,拖延了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朝廷的诏使马日磾、赵岐得意洋洋地打道回府。路过洛阳的时候,两人都不愿再回长安—— 一旦回到长安,二人只是董卓手下呼来唤去的一条狗,在长安之外,两人尽可享诏使的威风。恰好,卢植带领一大群青州元老在洛阳视察重建工作。马日磾随即在洛阳住了下来。赵岐听说荆州繁华,文风鼎盛,于是决定继续南下,到荆州宣慰。

    两位诏使离开冀州时,袁绍嚅喏的请求诏使前去劝解刘备退兵,可两位诏使眼高过顶,不屑与刘备这样在文学上毫无名气的人打交道。此刻,见到了卢植,两位诏使想起来,是该为四世三公尽点力

    了。于是要求卢植给刘备写信,劝刘备退兵。

    卢植爽快地答应两位诏使的要求,然而信件的内容却完全是旁观者的语气,大意是:有这么一会事…………你知道了吧。句号,结束。

    这封信件,由两位诏使快马送给了四世三公。与此同时,两位诏使还附上自己写的对仗工整的四言汉诗,谆谆劝解刘备。

    四世三公获得此信后,如获至宝,一面派人把信送给刘备,一面派颜良、文丑领军捉拿屡昭不至的麴义。

    盘河南岸军营中,刘备接获这组信件后,拆开卢植的信函细细阅读,然后折好放入怀内,未作表态。随手打开诏使的信件,草草地扫了两眼,将其揉成纸团,扔进了废纸篓,赭然对使者说:“我读书太少,这玩意儿看不懂,叫部下解释吧,又怕丢人,所以请你问问本初公,那信上的东西重要不重要?如果重要,请他再写一封,文辞最好通俗点的。如果不重要,那就算了。”

    信使无可奈何的看刘备耍无奈,本想解释这封信出自朝廷诏使之手,可刘备随后的猛然大喊,让使者放弃了解释的打算。

    在使者想词的时候,刘备飞快地走到帐篷口,憋足了中气大喝:“传令兵,吹军号,传我命令,全军拔营,渡河。”

    军号凄厉地响了起来,帐外人喊马嘶,刘备放下门帘,轻松的走到信使面前,轻描淡写地问:“颜良、文丑两位将军走了多久了?邺城现在还有多少人马防守?”

    使者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刘备再问:“听说袁术在南阳,闻袁绍新得冀州,遣使来求马千匹,本初公不愿给,惹得袁术大怒,本初公连自家兄弟都不睦。一旦有事,谁来救援,万一事败,投奔何人?”

    使者满脸震惊的表情,看着刘备:袁公看不起这个原来的青州下吏,以为此人出身行伍,全靠讨好百姓才获得拥戴,而此人却一直蹲在角落里,磨着牙,关注着袁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扑来,咬人一口。

    不等使者想出词来回答,恰巧张飞撩帘闯入,大喊道:“大哥,要动手吗?太好了。我第二军团先过河。”

    一眨眼,太史慈也闯入帐内,接着张飞的话头说:“我军渡河,就要进入敌区,当以轻骑先渡,然后四散搜索护卫,我狼骑当首渡。”

    紧接着,刘备的营帐变成乱哄哄的菜市场,将校们进出不绝。传令声、询问声、吵架声,响个不停。乘人不注意,信使悄悄溜出帐外,出门时,听到了刘备最后一句话:“子义(太史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