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三十四节 雷誓 (第2/3页)
受天之赐福。”
众部族元老如梦初醒,争先恐后地挤入雷塔。
雷塔最高处,灯光豁然亮起,这灯光照亮了阴沉的天空。在不断的闪电中,显得格外刺眼。
按照古传说,黄帝生九子,这九子繁衍成不同的部落,大洪水来到后,许多部落四处避难,遂相互分隔,繁衍出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成为不同的部族。雷电中,刘备站在摆放盟书的桌前,每个部族长老签约后,经过刘备身边,刘备都给一个热情的熊抱,连声说:“兄弟,欢迎回家。”
所有听到这话的长老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青州邦联体系既然完成,各长老们剩下的问题就是与青州商量:派遣多少行政官员帮助自己管理部族,以及确定自己部族每年应缴纳的“兵税”额度。由于有了回家的感觉,加上雷塔前震撼心灵的一幕,原先预计会受到点抵制的派遣官员工作,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事情。看到青州的繁荣,想到按照邦联约书,这些官员名义上属于自己管理,各部族长老巴不得多请一些回去,好一夜之间拉近与青州的差距。于是,官员派遣的名额成了最受欢迎的东西,各部族为此相互争执不休。
按照盟约,以兵税(血税)的形式向青州缴纳税收的部族,需士兵自备青州制式铠甲,兵器,战马,部族还需负担这些兵士的薪水。这薪水统一向青州缴纳,由青州统一发放。不过,依据《战功奖赏法》,兵士的战利品大多归自己,有了战功还可以获得爵位封赏,准许今后在富饶的青州自由定居。另外,这些兵士们在军营还可以学会简单的汉话,基本的军械常识。这一诱惑使那些想安排子弟在青州定居的元老心动不已,于是,兵税的名额多少也成了元老们相会争执的热点。
这次,青州都督府下达的兵税额度为骑兵一万人,服役年度子当年六月至三年后五月。他们将根据体能与技能分散编入重骑兵(冲锋骑兵)、轻骑兵(格斗弓骑)、游骑兵(弓骑巡逻兵)。三韩部族(当作三个部族计算)、北公牛部族、天马部族、白羊部族、飞鹰部族作为老牌附属部族,他们的名额上限是1000左右,具体多少由自己确定。剩下不到3000名额由新归附的库莫奚部族、夫余部族、秽貊部族、沃沮部族分配。
至于南公牛部族,经过五年的碣石定居生活,圈养饲牛,他们的养殖业已走向了大发展,繁殖的牛群作为耕牛,在青州供不应求。虽然,富足起来的南公牛部族,依旧保持自己强悍的体力,但是,他们现在宁愿正常缴纳税收,或者在本乡本土作为警卫部队服役,也不愿远离自己的牛群。
鉴于这种情况,南公牛部族已完全同青州郡县一般,实行了义务兵制。故此,这次兵税名额中不包括南公牛部族。
盟约签订完成后,青州的军械销售向盟誓部族全面开放。为了装备自己的血税士兵,这几天,兵器店成了最热销的店铺。同时,由于草原部族多数没有自己的货币,又比较穷困,他们只好用优良的战马来付账。大量的马匹涌入青州,使马匹的价格直线下降。由此,马车的销售也立刻兴旺起来。
马车销售的兴旺,又带动了车轮行业,车厢制作行业,车灯制作行业,琉璃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等等,28个行业的兴旺。这年夏秋之际,成了很多人收获的季节。
有了先进的军械辅助,再加上青州官员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信这些部族会很快的在草原上崛起。他们,将成为中原百姓的北方屏障,大汉民族再也不需经历几百年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他们,也将是青州功伐草原的引路人和先遣队。
有了精确的经纬度定位系统,即使山川变化,沧海桑田,士兵们因战功获得的封赏田野不会改变。按照《战功奖赏法》,没有确定统治者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依照谁征服谁拥有的原则,青州只要统治权,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