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二十四节 新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二十四节 新人 (第2/3页)

敬?”

    “好,原来是鲁肃鲁子敬,我久闻大名了。”刘备欣喜地点头,暗自嘀咕:“我说呢,江东有能力安置张昭的世家大豪没几个,也就是他了。”

    鲁肃出生于172,现在才18岁,与三国演义中不同的是,鲁肃是员武将而不是文官,他在东吴四英将中排列第二位,第一位是周瑜。

    鲁肃少年时,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家里有两囤米,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这《塌上策》比《隆中对》早了十几年,后世也有人认为,《隆中对》是一部抄袭作品,他抄袭的对象就是《塌上策》。

    “鲁子敬嘛,子布能否为我邀来一叙?”刘备急切地问。

    张昭答:“鲁子敬正在后堂”。

    也对,张昭搬迁,依鲁肃的急公好义,能不来迎接嘛?

    “快快请来,我正想与他一叙”刘备急切地说,稍一思索,再道:“润平(赵昱)也在吧,哼,假借我的名义,要挟狱吏,叫他出来,我骂上几句。”

    不一会,鲁肃、赵昱自后堂而出,赵昱抢先一步,双手作揖,称:“主公!青州士子,琅邪郡东武县元老院元老赵昱,拜见主公。”

    赵昱这抢先一拜,到让刘备不好责骂。倒是孔融上前,打了圆场:“玄德公,润平所为(私自威胁狱吏)不在青州地界,似乎不能适用青州律法。”

    刘备苦笑,他还知道身不在青州嘛?到别人的地界闹事……也罢,外人面前不好责骂。刘备马上转了口风:“哼哼,我告诉你,我想责骂你,不是因为你在徐州闹事,因为这是扬我青州士子威风的好事。

    我想骂你的是,你这人胆子太小,闹事都闹不出高水平。你威胁狱吏,若是狱吏不听你的,甚至把你拘禁起来,你怎么办?难道要我为这点小事向陶恭祖要人吗?要闹事,就要闹大事,这样,即使我向陶恭祖要人也很有面子。

    比如说:你放火把监狱烧了;比如说,你痛打了狱吏,甚至砍了他一刀。我出面要人时,还可以说:瞧瞧我手下,多有血性。而你只是吓唬了他一下,跟他吵了几句嘴——软弱如此,真让我丢脸。

    好了,你朋友都不是青州人,我在外人面前,也在你朋友面前给你留点面子。目前军中正好缺一个管后勤的人,你去,到元直那里干活去。”

    赵昱一喜——这哪里是责罚,分明是奖赏吗。青州军功奖励最丰厚,难得有这个机会混入军队里,等主公回去后,这可是危难之中随驾的大功呀,幸运啊幸运。

    赵昱随即止住了朋友的求告,喜滋滋地向刘备深深鞠躬。随即,右手握拳敲击胸膛,行了个军礼:“多谢主公厚赐,昱敢不效命。”

    看到赵昱的神情,联想到青州的传闻,鲁张二人或多或少明白了赵昱,遂不再为他求情。

    宾主落座后,刘备劈头就问:“常听说两位大贤也,我今日有一事犯难,望二位为我开疑解惑,青州处在如此情况下,该怎么办?”

    张昭毫不谦让地抢先回答:“以我看,将军应该速速回青州主持大局,有将军在,青州有主心骨,将军不在,青州官员不敢反抗上命。”

    “这我知道,人民,若是还能够生存下去,他们总是选择继续忍受,若非迫不得已,他们决不会反抗上面的政府。我不在,青州对上命的抵触不会强烈。可是,仅仅认识到这点还不够,我若能及时赶回,还用向你们征询意见吗?”刘备心中不悦。

    鲁肃微笑着,石破天惊地说:“我认为,玄德公应该放弃平原。”

    刘备大惊,移席倾听:“子敬,你且为我试言之。”

    鲁肃举起指头,在空中虚划着地形,道:“青州,四战之地也,大平原上,军队活动迅速,也利于大兵团展开阵势。玄德公虽然密植树木,修建道路城堡,以利于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