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节 猛虎出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节 猛虎出山 (第3/3页)

何自命为朝廷官员的人,都禁止入城。

    等手下出发后,驿吏微笑着敲响了徐庶的房门:“得先生为我等解忧,十分感谢。小吏自备薄酒一杯,以答谢先生,望先生赏脸。”

    徐庶在屋内捧着一杯热茶,心满意足的说:“客气了,在下只是一个白丁,驿官何必这么客气。”

    驿吏恭敬的回答:“先生就玄德公重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小吏冒昧,能请先生同饮一杯,已是不自量力。然,小吏鸣谢之心拳拳,望先生体谅。”

    徐庶流浪江湖,闯荡惯了,倒也不在乎繁文礼节,慨然答应:“也罢,都说青州美酒甲天下,今日我就与你同饮一杯。”

    两人随后在驿馆饭厅落座,正准备招呼饭菜,门外一阵喧哗,一个红脸大汉,手抚着三缕长髯,带着三名偏将闯入了饭厅。

    “驿吏何在?速速准备饭菜,我等吃完之后,准备即可动身?”——那红脸汉子身边,一个参将模样的人一迭声高喊着。

    不等驿吏回答,刘宙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关二叔,小侄在公民会所听到你的消息,紧赶慢赶,终于在此处追上了您。”

    关二叔,那么,这就是关羽关云长。

    徐庶心中打了个突,迅速打量这红脸汉子,只见他一脸的肃杀,一脸的傲然。身后,三名校官紧紧跟随——那是参军刘浩(字厚之)、校官殷灵(字凤瓴)、刘渊(字浩平)。这三名校官都是赫赫有名之人。中平四年,关羽驻守白狼石堡,正是靠着三名校官策划配合,以两个军团(7000人)之力,大破辽西鲜卑(乌恒)骑兵3万,并追杀500里,虏获甚多。

    这一刻,看着关羽的傲然和三校官的沉稳。徐庶恍然,正是通过了鲜卑铁骑这块磨刀石,刘备磨砺了他手中的几把尖刀,磨合了他手中的军校。

    那红脸男子一捋长髯,微笑着答:“刘公子,何事惊慌?”

    刘宙赶忙回答:“关二叔,听说你带着青州第8、9、10军团,出征平原。小侄近年来一直在外经商,想向关二叔打听一下青州事务。”

    关羽冷然一笑,扫视着厅堂中唯一的客人徐庶,摇头不答。

    刘宙抢上前几步,介绍说:“二叔,这位是父亲大人特地请回来的智者单先生福。”随后,刘宙又向徐庶介绍关羽及手下校官。

    厅堂的客人既然自己人,关羽便不在顾忌,微微冲参军刘浩颔首。刘浩会意,抢上前解释说:“公子,龚使君大人三日前病逝,平原郡黄巾盗匪于毒拒不举哀。主公震怒,命我等领青州第8、9、10军团,会同杨虚、平原守军,三面合围,逼令于毒降顺。如今,军队已至漯阴城外安歇,我等吃完就上路。”

    刘宙摇了摇头,道:“二叔,于毒将军有千里送还义母大人的恩情,战场之上,还望二叔容请。”

    关羽一捋长髯,答:“不需贤侄操心,你义父早有准备。”

    刘浩补充说:“主公吩咐,于毒将军若是降顺,他手下的黄巾军将整编成四个军团,驻扎平原。”

    嗯,要动手了。看来,龚景的辞世让刘备腾出手来,准备一举剿平青州盗匪——徐庶心中默默思量着:猛虎准备下山了。

    正在青州牧龚景病逝的消息,传达到洛阳时,中平六年(189)春,朝廷征辟董卓为少府、并州牧,敕令董卓把兵权归属皇甫嵩通管,董卓拒绝接受。皇甫嵩侄子皇甫郦建议说:“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叔父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董卓拒诏,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二心也。叔父今为元帅,可以仗国威以讨伐董卓,上显忠义,下除凶害。”

    皇甫嵩迟疑良久,回答:“董卓专权不交兵,虽然是大罪,但他身为朝廷封疆大吏,诛杀他也需要专门的权力。我们不如向朝廷奏明其事,使朝廷裁决。”(《后汉书·皇甫嵩传》)于是皇甫嵩上书朝廷。灵帝责让董卓,董卓依久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东汉朝廷,财政日渐紧促,民不聊生。史书记载,灵帝此时依旧好胡服﹑胡帐﹑胡桌﹑胡椅﹑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此皆为青州出云贡品。京都贵戚亦皆竞为之。

    夏四月,灵帝在皇宫与太监驾青州所贡羊车(四轮马车)竞走,不慎摔下羊车,旋,驾崩。

    天下大乱,就此拉开帷幕,从此,新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