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节 广平沮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节 广平沮授 (第2/3页)

“门生故吏”范畴。袁绍起先虽曾对沮授颇为信任,但最终的行为,应已可使沮授寒心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去投靠一个对自己背信弃义的旧主子呢?

    想到袁绍逃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预言他官渡之战失败的谋士田丰,沮授即使不为曹操擒杀,是否能在袁绍手中讨得活路,也大可怀疑。

    作为三国中一位悲剧人物,沮授和高顺一样,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表字,考虑到他和高顺的名声都很响亮,不可能没有表字,就只能说明历史忽略了他们,这实在令人可惜。看来,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用来炫耀后世的产品而已。

    我想,若我此行能见到这位智者,若有可能,就把他招揽到门下。那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避免我所喜爱的英雄走入悲剧,另一方面,此人也正是我这缺少的军师人才,利用他的大局观,军事观,征战天下,即使与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交手,我也有了底气。人有了自信心,就无所畏惧。

    3日后,广平在望,骑在马上,我挥鞭指着广平对管宁说:“幼安,广平有一智者,此人对天下大势的看法,令人惊叹。听说你正在编录一本‘道德录’的书,希望整理出一套儒人所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以此来教化人心,你可不可以顺便拜访一下此人,听听此人对儒人之德的看法。”

    管宁沉吟一会,爽快的答道:“既然主公都夸此人有智,那我拜访一下也行,不过,宁此前没听说广平有大儒。”

    大儒?此人之智,岂是儒人所能比的。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曾说过一句话,“未知管仲乐毅平生制何典”,我心有其其焉。

    寻章摘句,岂能治国。孔融是大儒,只知清谈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