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63章 嬴玄衣之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2963章 嬴玄衣之威 (第1/3页)

    第2963章:嬴玄衣之威

    诸国之间互派卧底,本就是乱世中的常态。

    大秦在明国安插了暗桩,明国自然也往大秦埋下了棋子。

    随着抗秦联盟的成立,中原三国更是实现了情报网的共享,彼此互通有无,极大弥补了单一国家情报能力的不足。

    朱棣正是通过宋国卧底传回的情报,得知张良身边仅有一名大宗师护卫,而这一消息如同一道曙光,让他看到了刺杀成功的希望。

    其实,无论是大秦,还是反秦联盟,对于刺杀一事,双方都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种默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开启这扇危险之门。

    大秦不愿开此先例,是怕局势失控,毕竟大秦有着最稳妥的统一路线,任何问题在统一后都将迎刃而解,自然没必要在统一前节外生枝。

    而反秦联盟则是忌惮大秦的底蕴,毕竟大秦供奉殿中高手如云,即便诸国联手也难以匹敌,若真激怒了嬴昊,逼得他掀桌翻脸,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朱棣也一直恪守这一共识,即便在中原大战时,魏宋联军兵临城下,打的朱明几乎亡国,他也未曾派出一名刺客去刺杀曹操或赵匡胤。

    由此可见,对刺杀这种小手段,朱棣是不屑为之的。

    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截然不同了。

    嬴昊派张良入青南,这一步棋,又狠又准,直击朱棣的七寸。

    无论是军事上的兵力对决,还是将领间的武力较量,朱棣都无所畏惧,唯独这种从内部瓦解的攻心战,令他寝食难安。

    张良,这位拥有人公将军身份的大秦重臣,无疑正是一柄专克朱明的利剑。

    青南历经黄巢、朱天蓬、朱棣三代人的治理,明国势力在此地的统治根基可谓根深蒂固。

    青南百姓对明国和朱棣的拥戴,也是发自肺腑,即便朱棣统治下的青南,生活水平较朱天蓬时期有所下降,税收加重,物价攀升,但相较于隔壁的曹魏,以及昔日大汉的统治,青南百姓的日子依旧算得上安稳。

    因此,当秦军攻打青南时,无论是百姓还是本地势力,皆全力支持明军,这才有了之后长达三个月的拉锯战。

    然而,张良的到来,却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

    短短数日,青南上下就纷纷倒戈,局势急转直下,大有向大秦输血,为秦军提供钱粮的趋势。

    再坚固的堡垒,也挡不住内部的敌人,若等张良稳定青南,再进入徐州,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对朱棣而言,张良的威胁,甚至超过前线秦军。

    若张良领军上阵,朱棣倒还好设法针对,可偏偏作为两州总督的张良,兵权全在苏定方和诸葛亮手中,几乎不太可能亲临战场。

    所以,除了刺杀,朱棣已无计可施。

    当然,朱棣虽决定刺杀张良,但如何行刺,仍需细细谋划,毕竟明刺与暗刺的性质截然不同。

    若公然刺杀大秦青徐总督张良,大秦即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出动供奉殿全力报复。毕竟先破坏规矩的是朱棣。

    可若是隐藏身份,或栽赃嫁祸,虽难免掩耳盗铃之嫌,但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大秦即便报复,也不会明目张胆。

    这对朱棣而言,无疑是一个机会,至少不必直面整个大秦供奉殿。

    基于此,哪怕本国的大宗师是更加可靠,朱棣也并未动用,而是选择从外部召集高手,为确保万无一失,更是不择手段集结了三尊大宗师。

    他绑架燕藏锋,以此要挟燕千灵;绑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