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赵云随征,刘封志在吞东吴(6k) (第2/3页)
意。文聘卡在石阳,陆逊又在柴桑,如鲠在喉。
江夏留兵少了,容易被二人算计争抢;江夏留兵多了,又会增加丞相的钱粮筹集压力。孤此番救孙权,除了平衡江东诸方势力外,也的确有寻机夺取石阳的用意。”
刘封就不是个会没事瞎逛的人。
专程去江东,自然不可能单纯就为了去救孙权。
至于最终是否会去夺石阳,也如刘封对关平所言一般“看天意”。
天意,即机会!
而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饶是赵云心性沉稳,此刻也不免有些激动。
若真能夺取石阳,就能更进一步!
身为武将,没人不想建功立业。
对赵云而言: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倘若老死于床榻之间,岂不可惜?
刘封百余艘战船顺流而下时,没有隐藏行踪,而是旌旗高挂,生怕没人知道似的。
探得消息,柴桑的陆逊也是惊得不轻:“刘封此时来柴桑,莫非是得知我分兵救濡须口,想乘虚而入?”
不怪陆逊这般想。
孙权已经背盟三次了。
第一次夺长沙三郡。
第二次夺南郡。
第三次联合文聘攻打夏口。
虽说孙权及时滑跪称臣又退出鄂城,让刘备一时之间找不到攻打孙权的理由,但真想打一个人的时候又岂会没有理由?
就如同后世某个叫朱棣的,北伐的理由竟然是要报刘邦的白登之耻。
孙权夺南郡的理由也是“关羽擅取湘关米”。
陆逊不敢大意。
一边下令诸营准备,一边带了三十余艘战船横江拦路。
看着前方列阵齐整的楼船、斗舰、蒙冲、走舸,陆逊的脸色也逐渐阴沉。
“荆州水军,竟精锐如此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作为常年在孙权麾下带兵的,陆逊自然能看明白刘封这支水军的精锐之处。
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忌惮。
陆逊左右。
丁奉和徐盛也是忌惮不已,纷纷按住了腰间的短刀。
片刻后。
陆逊又见荆州水军楼船上的五色旌旗挥舞,楼船、斗舰、蒙冲、走舸纷纷改变阵型。
又有一艘挂着“燕王”大旗的楼船自阵中而出,如箭矢头一般列于阵前。
一艘走舸驶向陆逊的船阵。
船头一什长,持文书而至,迎面高呼:“燕王殿下有王命在此!柴桑陆都督可在?”
陆逊蹙眉。
虽然名义上孙权臣服了刘备、陆逊这个柴桑都督也的确要迎刘封的王命,但一想到对方是接连坏了江东大计的刘封,陆逊就感觉心头堵得慌。
丁奉和徐盛,亦是如此。
以前打生打死,现在要俯首听命,但凡有点儿心气的都会感到耻辱。
然而。
如今形势比人强,就算陆逊、丁奉和徐盛心有不忿,也得先忍着。
陆逊暗叹一声,让什长入船阵宣读刘封的“王命”。
什长也是不惧,即便周围皆是吴军,也没半点胆怯之意,驾驶走舸接舷陆逊的楼船。
不多时。
什长登船,将文书下达给陆逊。
看着文书的内容,陆逊忍不住眼皮一跳:“虑公子请来的援军,这怎么可能?”
丁奉和徐盛也是惊疑不定。
“虑公子只是质子,刘备怎会答应虑公子的请命?”
“都督不可大意,定是刘备的假途灭虢之计,想趁机对至尊不利!”
不论是丁奉还是徐盛,都在怀疑刘备刘封父子的用心。
陆逊不由蹙紧了眉头:“话虽如此,但如果强行阻拦,刘封必会以此为借口攻打柴桑。至尊在濡须口本就处于劣势,若再与刘封开战,江东就不复至尊所有了!”
丁奉忿忿:“开战就开战,我等还怕了刘封不成?刘封也就能在陆上能逞威风,水上如何是我等对手!
而我们据守城墙,北临大江,南靠山陵,以逸待劳,以主制客,这正是百战百胜的胜势,想破柴桑,除非关羽亲来!”
徐盛也道:“都督,可还记得刘备入川助刘璋抵挡张鲁旧事?绝不能放刘封过柴桑!
一旦刘封到了濡须口后,明面要替至尊抵挡曹丕,暗地里必定要钱要粮,至尊稍有怠慢,刘封就能定至尊不敬之罪。
刘封如今是燕王,对刘封不敬就是对刘备不敬,届时刘备就又有了出兵攻打至尊的理由。”
陆逊挥手制止了丁奉和徐盛的劝谏,看向送文书的什长,道:“劳烦回禀燕王殿下,我欲与燕王殿下当面一谈。”
什长得了回复后,也不迟疑,直接驾驶走舸离开。
丁奉和徐盛疑惑的看向陆逊,不明白陆逊的用意。
“不可莽撞!”
陆逊没有多解释,只是指挥军士将楼船向刘封的楼船靠拢。
见到楼船上的旗号,刘封也将楼船向前,与陆逊的楼船接舷。
“陆都督,好久不见,你的风采更盛昔年啊!”刘封热情高呼。
陆逊亦是高呼回应,那热情劲儿,如见偶像:“燕王殿下风姿卓越,一向令我钦佩,今日能与燕王殿下一会,实乃三生有幸啊!”
若是不知道内情的,只看这一幕,都会猜测刘封和陆逊是不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待得船头木板铺上,陆逊从容的来到所在的刘封楼船。
丁奉和徐盛对视一眼,也跟着陆逊登船,各自按住刀柄护卫在陆逊左右,谨慎的盯着周围。
见丁奉和徐盛这紧张模样,刘封轻笑:“丁将军,徐将军,不用如此紧张,倘若孤想杀你们,根本不用这般麻烦。
介绍一下,这位老将军,乃是大汉的征南将军赵云,想必你们也听过老将军的名声。
犹还记得长坂坡时,老将军怀抱太子,于曹操大军中血战而归;昔年孙夫人欲带太子回江东,也幸有老将军截江相救。
你们若想领教老将军的本事,可与老将军切磋一二。”
丁奉和徐盛这才看清立在刘封身后老将,虽然两鬓斑白,但那不怒自威的气势和过往的名头,令丁奉和徐盛有些手颤。
陆逊暗暗一叹:“丁将军、徐将军,将佩刀放下吧,面见燕王时,岂能携带兵刃而让人笑话?”
丁奉和徐盛对视一眼,咬牙将佩刀解下,陆逊亦将佩刀解下。
见三人识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